舊時的手工行業(鐵匠、鋦補匠)

點擊“藍色”關注

香河方誌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舊時在香河縣城和渠口、劉宋、安平、安頭屯等小鎮子裡大都有鐵匠鋪。小鋪子最少兩個人,多的有五六人至七八人不等。鋪內設有燒煤的烘爐,還有風箱、鉤子、鏟、砧子、鉗子、大錘、手錘、銼等。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鐵匠鋪一般以鑄造和鍛造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為主。鑄造的生產用具有犁鏵、鐵鋥等,生活用具有鐵鍋等。鍛造的生活、生產工具主要有刀、勺、鏟、鋤、鎬、鍬、鐮、錛、鑿、斧、鋸等,自產自銷,小手工業作坊。也有下鄉串村的鐵匠,一般是一個師傅和兩個小徒弟,帶著小烘爐、風箱、砧子、錘子,在街頭支上烘爐點著火,開始營業。師傅用鐵鉗子夾著燒紅的鐵器,徒弟掄大錘隨著師傅的手錘走,叮叮噹噹,鐵火星飛濺,人汗流浹背。下鄉鐵匠,以修理生產、生活用具為主。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鋦鍋、補鍋是古老的傳統工藝。補鍋匠最初擔的是一頭風箱和爐子,一頭是柳條筐的挑子,筐裡放工具和被窩卷,稱為單櫃頭。又因擔風箱那頭扁擔上安一個鉤子,又稱單掛鉤。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後來,又吸收了鋦盆鋦碗匠的一些工藝和活計,把柳條筐變成了工具櫃,又稱為雙櫃頭。單櫃頭的專鋦鍋,雙櫃頭的除補鍋外,兼做鋦盆鋦碗鋦缸的活計。補鍋匠工具櫃放前邊,上面掛著一面小鑼,行話叫淌子,走起路來叮叮噹噹響。在補鍋時,一般厚鍋底的裂縫要鋦,即在裂縫兩邊打眼,然後用自制的鐵鋦子一一釘好,用錘輕敲,把鋦子釘好後再用石灰泥一抹,就算完活了。鍋底薄又有漏洞的,要用小尖銼在漏處打磨出一個洞,再拉風箱生火,用小坩鍋化銅水,鍋底漏處墊厚布,用小勺舀銅水,從鍋上小漏洞灌入,再用布卷一接,兩手一擠,鍋就補成了。如果用鐵補,就把鍋漏處化鐵水倒入,方法與銅水相同。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俗話說,沒有金鋼鑽,不攬瓷器活。鋦盆鋦碗鋦缸的工具要有一個金剛鑽頭,連在長木杆頭上,根據活兒難易會有粗細不同的鑽頭。另外還要有一根橫杆與豎杆用皮帶子相連,做活時通過一手拉動橫杆使豎杆產生極快的旋轉效果,鑽頭則通過快速旋轉將瓷器等打出眼來,再用銅鋦釘釘好砸好,把破裂的缸瓷器修理完整。

旧时的手工行业(铁匠、锔补匠)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