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毒藥澆灌下的「好學生」

成績毒藥澆灌下的“好學生”

1.什麼才是最好的成績?

2.什麼是最好的成績?說這個問題,你是不是馬上想說,那還用說,當然是滿分了。但是實際上,世界還是有國家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3.有位媽媽帶孩子到英國讀書,但是發現她的女兒英語總是跟不上敞,而且每回到家裡不是不學習,就是到處散步,找小朋友玩。這位媽媽就疑惑了,這啥情況,到了一個新環境,還得上新的課程啊,這孩子,怎麼一點也不努力。難道不著急嗎?為此這位媽媽也經常數落她的孩子,但是這孩子就是聽不進去。

4.後來,這位媽媽就去請教了一位長住英國的中國老師幫忙,讓孩子多學學英語,記記單詞什麼什麼的,這位老師當場拒絕了,說老師從來不讓學生背單詞。然後說你這是中國式教育,這裡不時興的。爭論了半天,這位媽媽相當失望,這天經地義的背單詞居然成了中國特色。

5.後來那位老師,就告訴這位家長,說他的女兒從學校回來相當不開心,反而埋怨這位老師,我的作文你看了寫的挺好的啊,評語都是讚揚,但是老師只給個良好,另外一位同學的作文,老師說沒有我寫的好,但是給了優秀。這位老師告訴那位家長,英國的作業成績不是根據這次作業的情況給的,而是會參考你以前的學習情況。即使你的作文比另外一個同學寫的好,但是沒有達到老師的期待,反而比上一次退步了,老師就是不會給你優秀。而那位同學上次的作文寫的一塌糊塗,錯別字滿處都是,這次寫的不怎麼好,但是有很大進步了,老師也會給予優秀成績。

6.這位家長也是驚呆了,生平也是頭回聽說這樣的成績衡量標準。後來經過慢慢思索,這位家長也覺得這樣的評判標準有著相當高明的地方。

7.對此,我們要先明白三個方面,首先是要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人是各有所長的。各有所好的。

8.其次,必須得承認任何一種才能都是重要的,沒有主次,貴賤之分也就是說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領域有所造就的。

9.最後,就是要明白,正是有了各種各樣才華的人,各行各業才這麼興旺的發達,要不然,大家都去當明星了,沒人種地,沒人開車,這個世界立馬就完蛋了。

10.也就是說,作為家長,要從這三個方面去考慮自己的孩子,不要只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孩子,中國的教育制度問題恰恰就出在這方面上,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孩子,不管你是啥孩子,哪門的學科,數學、物理、英語、語文等等,只要考的成績好就是好學生,考得不好就是落後差生。落後差生是沒有出息的。正是如此,這些差生的其它才華被忽略了。時間一長,反而讓這些差生更加認為自己就是沒出息,被忽視的才華也慢慢被埋沒了。

11.而實際上,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也不能說明他各方面都是優秀的,他的語言成績好,並不能表明他的為人處世就真的很好,很有可能也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還不如那些成績差的人大方實在呢。另外,這些學生還只是個孩子,各方面才能還有待考驗,如果以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判定孩子沒出息,腦子笨,不求上進,這樣的貶損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反而真正的才能就發揮不出來了。

12.教育學家,馬丁·諾聖,認為,學習是成長,是發展的過程,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獲獎與競爭的,我取得的大進步,可能到你那就成了一小步。這都是因人而異的。也就是說作為家長不要老是比比,說自家的孩子笨啊,傻不楞噔的,這都是在向孩子輸送毒藥,因為根本沒有可比性,基礎條件就不一樣啊,你孩子進步了還是要在打擊他,孩子看不到努力的成效,就會放棄信心,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13.所以說,別人家的孩子沒啥可羨慕的,再羨慕也不是你的孩子,反而一味老在你家孩子面前說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好,孩子就會覺得自卑、憤怒、嫉妒,甚至是極端的就會做出更加悲劇的行為。

14.作為家長,要學會拿現在和過去比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就會感覺到父母的鼓勵與關注,反而會做的越來越好。

小節結束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