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從小到大我們從書籍、影視劇、遊戲中都會接觸到,所謂“妖怪”這個形象,在自己的大腦中也絕對有一個形似可見的認知。但若要舉例來說,譬如蛇精、金角大王、天狗、貞子放在一起,他們真的是肝膽相照的同類嗎?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百鬼夜行畫卷

日本一家以怪談為主題的專門志《幽》中曾說到,妖怪的定義角度有很多種,目前從民俗學上講,“是一種從古流傳下來的民間信仰,是一種超越了人類對客觀事物理解的怪異現象。”,不過這種說法即使在日本喜歡研究妖怪的圈子裡也是眾說紛紜,比如有些愛好者就認同日本民俗學大師柳田國男的觀點,即“妖怪均由喪失了信仰的神,降格墮落為妖怪。”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絡新婦

那妖怪就一定是邪惡的嗎?這個未必,沒有準確的答案。別說日本,就是中國也一樣,在《西遊記》中有那麼多想著吃唐僧肉的小妖,也有助師傅一臂之力的二師兄。

由於中國在“子不語怪力亂神”和“敬鬼神而遠之”的儒家文化體系下,認為這種東西始終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日本,“妖怪文化”確深入骨髓,甚至可以成為我們瞭解日本民族特性和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在日本探討妖怪的論壇裡,亦或是專門志上均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百鬼夜行繪卷之謎》的作者、同時也是日本研究妖怪領域素有“妖怪博士”之稱學者——小松和彥的答案似乎是一個對於妖怪很好的解讀。他認為,妖怪就誕生於人類自身的想象,在古代人類對於天災人禍無法用科學的視角去解讀,那麼就把內心的恐懼幻化成妖怪。因為人類這個族群,即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感到恐懼,同時又樂此不疲於用想象去創造一個合理的解釋去說服自己。所以妖怪既不是人類,也不是神明,而是打破一些社會常規,虛構於幻想世界中,卻又根植於歷史長河裡的文化產物。

百鬼夜行是流傳在日本民間傳說中出現在夏日夜晚的妖怪大遊行,也是著名妖怪繪師鳥山石燕一系列的妖怪繪卷。但是最著名的是真珠庵本。這幅繪卷目前保存於京都大德寺真珠庵,相傳為日本室町時代土佐光信所繪,但無確鑿證據。是日本如今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百鬼夜行繪卷》

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甚至有妖怪學這個門類,日本人還把妖怪分門別類,著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圖書,而隨著妖怪文化的盛行,植根於日本強大的ACG文化中,並隨著動漫、二次元文化的傳播,成為日本文化軟實力輸出的一部分。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百鬼夜行繪卷》

日本見於繪畫作品,文學創作和口頭流傳中的妖怪已經有幾千種了,其中半數來自海外,像中國的《聊齋志異》,《山海經》中的上古神話,《搜神傳》等。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河童

比如日本民間故事中常出現的河童,是日本神話中的傳說生物,有鳥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體及烏龜的殼,如同多種動物的綜合體。傳說其弱點為頭頂的碟,只要誘騙河童彎身,讓他頭頂碟子裡裝的水流盡,他就會精力盡失。而最初也是受先民供奉的河神,和《山海經》中的河伯相同,但經過時代的演變,它不僅容貌上有了較大改變,還從神的地位降格為妖怪。

妖魔鬼怪:日本的和中國的有啥不同?


玉藻前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痴迷妖怪文化呢。

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吧。而且日本人從古至今都,對自然都有一種敬畏之情。他們善於幻想,並且熱衷於各種怪談,這就使得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恐怖,而又唯美的妖怪以及妖怪文化,在日本國內得到了璀璨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