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狐狸和人對歌,女孩不爲所動,打死的狐狸變成含羞草

在廣西環江縣,我們毛南族這一帶地方,青山上生長著一種曲虹枝、桃形葉的常綠樹,它的葉子白天張開,晚上閉合,俗話叫“夜關門”。岩石傍生長著一種細葉密排、青翠可憐的叉椏草,一碰到它,小枝葉便自然收斂低垂,書名叫“含羞草”。這夜關門和含羞草呀,連著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民間故事:狐狸和人對歌,女孩不為所動,打死的狐狸變成含羞草

傳說,古時有五位毛南族姑娘,大家都想找對象了,收罷穀米黃豆高粱後,相約結夥到拗口去,並排坐在樹蔭下的青石板上,唱起情歌來:

山蔭移到斜路傍,秋風吹來一身涼:

唱句山歌問天地,什麼暖得我心房?

山蔭移到山羊巖,瓊琚吹得畫眉昂;

唱句山歌問大樹,什麼解得悶愁腸?

山蔭移到山頂上,晚風送來野花香,

唱句山歌問白崖,什麼伴我度時光?

五個姑娘唱了三首歌,太陽就墜下西山去了。想不到對面山上竟傳來了一首又一首的答歌:

燕在高天盤盤繞,鳥在林中陣陣啾;

哥在高崗試來對,妹在矮拗莫發愁!

山風吹得林歡抖,泉水解得妹幹喉;

瓊琚引得畫眉叫,山歌消得妹煩憂!

九里香引得人心醉,知心話使人熱淚流;

對唱山歌不覺累,情郎伴妹到白頭!

民間故事:狐狸和人對歌,女孩不為所動,打死的狐狸變成含羞草

山歌對答得入情入理,使姑娘們的歌興越唱越濃。雙方你問我答,我盤你對,不知不覺地對唱了許久。可是姑娘們只聽到歌聲,看不見人影,對歌人一直沒有露面。她們感到奇怪,於是,又開始瞭如下的對唱:

問:花是真是假,躲在刺蓬下?

真花何須隱,只露葉和椏!

答:哥在高山上,妹在日頭崗;

想去同排坐,只怕配不上!

對方只是答歌,並沒有從樹叢後面出來。姑娘們不得不又唱歌問道:

問:花是白是紅,藏在草莓蓬?

紅花該出朵,莫謝在叢中!

答: 阿儂美如玉,一見使人迷,

心想和妹好,又怕是人妻!

對歌人還是不作正面回答,更沒有理會姑娘們叫他們出來露面的請求,只顧糾纏著唱歌。初次離開歌師臨場對歌,沒有見過多少世面的姑娘們,再也不管他們是人是鬼,只顧對歌過癮,繼續唱下去:

對歌大半天,相逢喜有緣;

阿哥乖又好,妹醜哥莫嫌!

路邊相思樹,蔸離枝相連;

山中藤和樹,盤繞緊相纏……

這五個姑娘跟不見面的後生們接連對唱了幾天幾夜山歌,還不曉得是跟哪個寨子的哪幾個人唱哩!

村上的老人知道了這事,就好心地勸告她們說:“你們唱歌可要看清楚,是跟人唱還是跟狐狸唱啵!山裡的狐狸是很狡滑的,它們會偷挖新墳墓要死人的衣裝來穿,裝做人的模樣,學著人的腔調來唱歌的呢!等哄得你們唱癲了,唱迷了時,便趁黑夜把你們吃掉!明天你們再去唱時,先看一看,凡是從巖洞裡出來的,就一定是狐狸了,可得小心哪!”

民間故事:狐狸和人對歌,女孩不為所動,打死的狐狸變成含羞草

五個姑娘聽了老人這麼講,第二天,她們先給兩個人爬上高山頂上去看,然後三個人再到原來唱歌的地方去唱歌。

山頂上的人果然看見狐狸從巖洞裡出來,躲在樹叢中向唱歌處窺探。

兩人下來一講,大家這才相信老人的話,天雖然還亮著,但一個個已害怕得心裡發毛。隨便唱幾句歌應付一下,便轉身回去了。

這時,村上老人暗中派來保護這些姑娘的幾個獵人還潛伏在林中打聽,聽見狐狸們在爭吵著:“昨天想把她們吃了,你又講留著先。如今她們走了,吃什麼啦!……”

第二天,姑娘們按照村上老人和獵戶的吩咐,用舊衣服、竹葉帽套在用稻草紮成的假人身上,拿到唱歌處去,靠著石頭排列擺好。她們就躲到一個安全的地方,隱坐灌木叢中,然後放開喉嗓唱起了山歌,把狐狸引出洞來對唱了幾輪,就閉口不唱了。

狐狸和姑娘對答了幾首,見對方不唱了,一隻只從草蓬裡探出頭來,瞪著鼓愣愣的眼睛看呀看。它們見幾個“人”倚著石頭一動不動的,以為姑娘們唱了幾夜歌,累得睡著了,便呼呼地從對面山上沿著山腰斜路狂奔而來,張牙舞爪地向幾個稻草人猛撲過去,胡亂撕咬一通。

這時,忽聽一聲獵槍響,埋伏在周圍的人們便一齊出來,用木棒、大刀、三叉、扁擔猛掃、猛砸、猛砍、猛戳,把狐狸全部打死。割開狐狸肚子一看,裡面還有不少死人的毛髮、骨頭,大家剝掉狐皮之後,把人的骨頭、毛髮和死狐狸一塊兒扔進一個凹坑裡,撮混填埋堆成了個土墓。

過後,這個墳墓上長出了兩棵樹苗。樹苗長大後,竟會說人話。誰走近墳墓旁邊,這兩棵樹就講道:“到夜要關門,莫給狐狸進!到夜要關門,莫給孤理進!”

民間故事:狐狸和人對歌,女孩不為所動,打死的狐狸變成含羞草

墳墓邊沿還長出幾蔸叉椏草,人們走過一碰到,它就垂枝收葉。

人們說,這兩棵樹是被狐狸竄進屋裡吃掉的一兩個男人變成的,人們管叫它“夜關門”;那幾蔸草是去對歌被孤狸哄騙吃掉的女人變成的,人們管它叫“含羞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