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四大和多家上市公司關係不一般?

關係不一般啊!

四大成為上市公司的人才儲蓄庫

小編最近發現在上市公司擔任CFO中,有近35%的曾是四大人。例如接手阿里集團成為掌門人的張勇,新浪CEO曹國偉,中國零售業十大風雲人物之一的衛哲,前攜程的CEO孫潔,亞洲最佳女強人李昕晢.....

四大出身的上市公司CFO上升很快

四大出身的上市公司CFO上升很快,以下面的幾個人為例。

張勇

成為阿里帝國掌門人

1972年出生於上海,1995年 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

1995-2002,就職於安達信會計事務所,並擔任上海辦事處經理;

2002-2005年,擔任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上海辦事處高級經理;

2005年-2007年,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擔任財務總監、副總裁兼CEO;

2007年8月,加入淘寶網,隨後經歷淘寶商城和天貓總裁,直至集團COO,分管包括淘寶、天貓、阿里巴巴、菜鳥、無線等核心業務,在阿里內部有“逍遙子”之稱;

2015年5月-至今,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

2019年9月10日起,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衛哲

從財務小白到普華永道最年輕合夥人

中國零售業十大風雲人物

24歲從小秘書到部門副總經理

29歲從普通業務員到公司合夥人

32歲從普通財務做到集團中國區財務總監

36歲成為阿里巴巴B2B業務首席執行官

41歲組件嘉御基金併兼任董事長

曾被《亞洲金融》雜誌選為“中公最頂尖的首席執行官”之一;他“從士兵到將軍”的職場生涯如同乘坐火箭一般。

曹國偉

從會計到新浪CEO,他把微博引爆互聯網!

2000年微博成功上市

2003年新浪微博收購廣州訊龍

2004年收購深圳網興

2005年的毒丸計劃

2009年微博的創立再到後來微博的“二次崛起”

這些年,新浪微博的生死存亡,都和曹國偉這個男人綁在一起。

曹國偉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後來又或得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新聞學碩士以及德州奧斯丁大學商業管理學院財務專業碩士。同時也是美國會計師協會、美國註冊會計師。

畢業後的曹國偉一直在硅谷會計師事務所打拼,先是安達信,後是普華永道。

會計師生涯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各個發展階段的企業,審計過雅虎、Oracle等知名公司,親自經手數家公司的上市,設計到的兼併收購的案例更是數不勝數。

孫潔

從畢馬威審計到攜程旅行CEO

加入攜程之前,孫潔在硅谷畢馬威擔任了五年審計經理,在內控、審計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是美國註冊公共會計師協會的註冊會計師,同時也是加利福尼亞州的註冊會計師。

2005年,攜程成為了孫潔的人生選擇,回到國內重新開始。憑藉自己在畢馬威的工作經驗,以及深厚的財會功底,攜程接連 投資了競爭對手去哪兒、藝龍,參股途牛、途家、同程等眾多同行業玩家之後,已然成為了OTA領域霸主的氣勢。

李昕哲

亞洲最佳女強人

199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1994年獲得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MBA。再財務領域有著13年工作經驗,工作地點遍佈中國、新加坡、美國和加拿大等全球各大區域。

昕哲加盟百度的2008年,正式百度的多事之秋。

首席財務官王湛在海南三亞度假時意外去世,央視報道稱百度競價排名涉嫌違規操作,令其股價一跌再跌。

昕哲加盟之後,百度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管理體系能力得到了提升,百度業績按照預定計劃,平穩增長。

2010年,李昕哲入選了《福布斯》“亞洲最佳女強人”。

2011年,世界菸草以及食品巨頭菲利普斯莫里斯公司提名它擔任獨立董事。這是進入標準普耳500董事會的唯一中國女性。

儘管他們已經離開四大,然而四大的精神和文化,已經悄無聲息化入四大人的生命,並被上市公司CFO自然傳承下去。帶領著上市公司群雄並起,創造一個IPO的黃金年代。

為什麼四大人成為CFO更快?

對於四大人同時湧現這麼多傑出的CFO甚至是CEO,四大究竟有什麼魔力?

1、高強度抗壓工作

在普華永道和畢馬威“訓練”過的張勇和武衛,對於工作強度有另一番理解。曾經有人問張勇:你怎麼能忍受這麼高強度的工作?

張勇卻是很淡定的說:我從進會計師事務所的第一天就是這麼工作的。

從晉升機制也能看出四大的工作強度,前期系統理論培訓和後期高強度工作實踐,迅速把你培養成一個財務知識、審計知識過硬的專業人才。

2、FA背景

坊間傳聞簡歷上寫四大工作兩年,抵得上別的企業幹活五年。擁有FA背景可以快速的做好BP談好TS應對DD。

3、對數字格外敏感

例如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武衛的大膽預測:2018財年阿里巴巴的營收將同比增長45%到49%,超過了分析師最樂觀的預測43%,而此前,43位分析師的平均預測是35%。

截止當天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大漲13%,創下2014年9月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和歷史最高價,單日增加420億美元,相當於半個百度,總市值達到3602億美元,超越騰訊成為中國第一大上市公司。

很多人都在說,這個女人的一張圖和一句話讓阿里巴巴在一天之內賺了很多公司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未來也必將對整個商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吃瓜群眾肯定都很好奇,這麼一位叱吒風雲的CFO到底是個怎樣神奇的存在。

4、對細節要求特別嚴苛

例如某財經頻道曾經採訪過一些阿里巴巴的內部人員,詢問大家對於張勇的評價,這位從2011年就跟在身邊的同事是這樣描述的:

他喜歡刨根問底,問到你真的需要了解非常前線的具體執行情況才能知道的細節。

比如說我這個東西是跟支付寶那邊溝通好了。

他馬上會問,支付寶哪個部門?是誰?什麼叫溝通好?具體怎麼溝通的?

在此之前,張勇是阿里巴巴的首席財務官CFO,但是他對於自己工作的定義不僅僅是做做數據統計和報表,由著“興趣”開始接觸業務……最後成就了張勇從CFO到CEO的轉變。

5、強大的人際關係

四大對於一個應屆生的技能考核往往是基於工作能力與社交能力的綜合,有很多機會和不同的組不同的地域分公司一起合作,甚至是與客戶直接溝通以及參加客場會議。

從會計所到上市公司CFO的職業發展路徑

正因為具有了以上5條的四大的精神和文化,才會有這麼多四大人成為CFO。不過,除了運氣、機遇、人脈等不可複製的個人因素外,從普通財務到CFO,一般遵循兩大成長軌跡:

1、出納———應收帳款會計———成本會計———總帳會計(管理會計)———司庫(或財務監控)———CFO

2、審計師———司庫(或財務監控)———CFO

無論是張勇、曹國偉、衛哲、孫潔還是李昕晢;無論是從會計到CFO還是從審計到CFO,四大人的成功的都不是一蹴而成,都是在日常點滴中不斷的充實自己的知識,有意識的培養自己,只有這樣當機會來臨時,你就會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