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在橫石塘的西北面,有一個村民小組叫新屋村,他們經過農村綜合改革的洗禮,在全村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振興所描繪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場景在他們的土地上開始生根發芽,一起來了解一下: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在石門臺村委新屋村小組一片黃色的土地上,長出了一顆顆紫色的藍莓,這在2016年土地整合之前,是當地村民想都沒有想到的。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石門臺村委新屋村小組組長 朱立幹

“以前這裡全部都是竹,種竹的,當時做土地整合工作也是很困難的,村民都不願意把土地拿出來歸集體。”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2016年,在以黨支部為核心的理事會、村委會的帶領下,新屋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充分調動村民參與農綜改的積極性,解決了村中部分群眾思想不通,以及機耕路狹窄、缺少規劃、原有灌溉水渠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等問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綜改革熱潮。而這裡佔地面積65畝、產值約50萬元的新隅藍莓產業園,也通過引進資金和土地入股的方式得以落地。如今,當地的村民在閒暇時間裡,就在這裡採摘藍莓,收入增加的同時,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新屋村 村民

“開心,大夥一起做,出來在這邊很開心,如果出去外面的話又很勞碌,在這裡的話起碼離家近。”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石門臺村委新屋村小組組長 朱立幹

“現在每天工作一天都有80塊錢工錢,不會說沒有工作做。村民現在也勤奮了,經常問明天摘不摘藍莓。”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石門臺村委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朱智威

“他們現在很多公益事業都是自己提出要求,跟理事會提要求,哪裡需要幹,哪裡需要清理,都是他們提出來的,比如最起碼村裡的保潔制度,以前是沒有的,還是他們村民自發的提出意見。”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除了發展壯大藍莓產業,新屋村小組也在建設美麗鄉村,文明鄉風等方面逐步改善,村民們正在努力改變生活環境,提升生活質量。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石門臺村委新屋村小組理事 朱智清

“鄉村振興這條路也在一直往前走,我們現在也是在搞特色村了,特色村過了之後就要搞生態村,一直往前走,希望通過這三兩年時間,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經濟、人心上,全方位的。”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石門臺村委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朱智威

“我們現在很多土地都能利用出來,該發包發包,該種的種,該集體經營集體經營,這樣我們就形成了集體有收入,農民有事幹,現在下一步我們就想往鄉村旅遊這一塊走。”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通過積極壯大農業產業、建設美麗鄉村、夯實村級黨建等,村民的思想發生了改變,新屋村小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藍圖,也將在他們的土地上慢慢變為實現。

新屋村小組:壯大農業產業 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