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發展騰空間 讓羣衆得實惠——南昌縣推進房屋徵收策應城市更新

近日,在南昌縣農科路西延段,兩臺大型挖機正抓緊清理拆除房屋之後的建築垃圾,隨著紅線範圍內最後一棟房屋被成功拆除,農科路完成全部徵遷任務,即將迎來全面貫通。

據瞭解,農科路東起澄湖東路西至迎賓大道,是南昌縣內城區域連接城市主幹道的重要交通通道,目前只有部分通車,剩餘的620米因徵收紅線更改及房屋徵收等因素擱置多年。打通農科路西延段,將極大緩解周邊小藍大道的交通壓力,為群眾出行提供便利。

時間再往前,今年6月15日,南昌縣還成功實施了擱置8年的澄湖西路南延工程。目前,道路建設正有序推進,南昌縣未來直通南外環再添捷徑……

為積極策應城市更新行動,有效保障重大重點項目建設需求,近年來,南昌縣始終堅持把房屋徵收作為最大的發展工程、最大的民生工程,突出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全力推進房屋徵收工作。自2012年房屋徵收工作啟動以來,全縣共完成房屋徵收面積711萬平方米,其中2017年完成173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在此基礎上,2018年,該縣啟動了200萬平方米的房屋徵收攻堅戰。截至10月31日,南昌縣已完成房屋徵收面積153.3萬平方米,佔全年總任務的76.7%,取得了“發展贏得空間、城市贏得環境”的良好成效。

在推進房屋徵收過程中,南昌縣還堅持圍繞項目抓徵收,突出整體推進、連片拆除,全力攻堅產業項目、城建項目、民生項目的房屋徵收工作,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今年以來,該縣還完成了蓮塘綜合市場升級改造、縣人民醫院改擴建、縣委黨校擴建、贛江風光帶(樣板段)、武陽創業園路網、南昌鐵路口岸二期、洪城裡等一大批重點民生與產業項目的房屋徵收工作,有效保障了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在解決被徵收戶的“後顧之憂”上,南昌縣也是重金投入,最大限度地讓利於民,努力讓被徵收戶可以“安居樂業”。該縣按照同地段中等商品房的標準,投資133.56億元,推進了總面積490.7萬平方米的54個安置房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項目21個,總面積約189萬平方米,共13911套安置房。同時,明確安置房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具體操作辦法,被徵收戶只需按基準地價的50%補繳土地出讓金,其安置房即可依法上市交易,有效增加了被徵收戶的資產性收益。

南昌縣還在全省率先啟動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允許被徵地農民自由選擇參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並免費開展被徵地農民就業培訓和援助,對自主創業對象每戶給予最高9000元的創業補貼,對在單位就業的對象給予最長三年的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讓被徵地農民有就業、能創業。同時,採取產業用房、產業用地、虛擬供地(地票制)三種方式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增加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解決未來生計問題。截至目前,已移交落實村級產業用房20.9萬平方米、地下車位3944個。(李慳 南昌日報記者 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