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榮,一個戰地記者的苦樂人生——名記者的成長之路

陳朝榮,一個戰地記者的苦樂人生——名記者的成長之路

照片由陳朝榮本人提供

陳朝榮的履歷裡有著一連串的輝煌:廣東揭西人,生於1942年4月,1962年6月參軍入伍,1965年任41軍123師政治部新聞報道員、攝影幹事。1979年2月17日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陳朝榮獲評國家一級藝術家,塔山之星勳章榮獲者,瑞典皇家藝術學院榮譽博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名人協會高級會員,廣東攝影家協會高級會員。

陳朝榮的簡歷入選了《中國攝影家大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文藝界名人錄》及《中華人物辭海》。《解放軍報》、《南方日報》、《廣東人口報》、《精彩人生叢書》、《家政》等眾多報刊先後報道過他的事蹟。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廣州軍區,活躍著一位十分著名的攝影記者,之所以說他著名,是因為他的名氣大到足以讓許多人記住。在事業發展到最鼎盛的一個階段,他是軍區一些領導的御用攝影師,許多重大場合的攝影任務都交由他來負責擔綱;不僅如此,許多地方媒體也與他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不少報刊如《廣東畫報》、《廣西日報》、《南方日報》等都刊登過他的不少作品,這個讓眾多讀者和媒體為之著迷和傾倒的人,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陳朝榮。

陳朝榮是幸運的,因為從跨入軍隊的那一天開始,陳朝榮的人生水平就得到了提升,人生格局得到了更好的規劃。陳朝榮更是幸福的,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培養下,他由一個沿街乞討的窮苦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一名十分優秀的記者;這之後,由於他跟蹤報道了中越戰爭中的相關戰況,使得他名聲大振。


陳朝榮,一個戰地記者的苦樂人生——名記者的成長之路

照片由陳朝榮本人提供

在事業有成之後,收入也日復一日地開始增加,陳朝榮說,他的生活一天過得比一天好,即便是在部隊的時候,家裡的經濟狀況也要比其它戰友的強,強許多。

“有一次呀,老母親到我那裡去,去看看兩個孫女的。聽說母親要來了,我當然就很高興了,就跑去買了許多的菜。哦喲,那次真是買了很多的。除了菜,還買了一點水果。林林總總算起來,那個錢嘛、也是花出去了不少”。陳朝榮興奮地回憶。

“母親來了以後,一看,哎呀,怎麼準備了這麼多的菜呀?母親就很不放心了,問我,阿榮啊,你工資不多,那來那麼多錢買菜?”

陳朝榮聽了,高興地告訴母親說:您呢,您就放一百個心吧!您兒子呀,現在有能力過上好日子了,我有額外收入的。說完,陳朝榮拿出一本雜誌,“昨天呢,雜誌社刊發了我的一張封面照片,這樣一來呢,我就有50塊錢的稿費了。”陳朝榮告訴母親。

“50元?”母親一聽可是吃驚了。“這麼多錢的?這要是在鄉下,可是相當於我種三擔穀子的收成了。兒子,為了這三擔穀子,我們得流多少汗、曬多少的太陽呀!”


陳朝榮,一個戰地記者的苦樂人生——名記者的成長之路

照片由陳朝榮本人提供

陳朝榮生養了兩個女兒,與他的經歷有著千差萬別不同的是,兩個女兒從小就沒有受過什麼苦,這樣的不同讓陳朝榮感到很欣慰。

還在女兒很小的時候,陳朝榮就能夠給女兒們購買一些比較時尚的玩具,讓她們過上相對優越的生活;而這樣的給予,完全是憑藉著他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和達到,這讓他很自豪。

大約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有一次,陳朝榮帶著兩個女兒出去逛街,逛著逛著呢,幾個人就逛進了一家麵包店裡。小孩子嘛,看到店裡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的東西,自然是開心得不得了了。當她們看到一個色香味俱全的麵包時,一雙小腿就開始灌鉛、挪不開步了。麵包的標價是兩毛錢,以現代人的標準來看,是怎麼看都不貴的,可是,就是這兩毛錢的麵包,在當時買起來也是很吃力的一個決定。

陳朝榮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多拍點照片,多寫點文章,多掙一些稿費,讓兩個女兒的日子能夠過得好一點。

從此以後,陳朝榮將工作之外的時間都放在了寫作和攝影上,他要為女兒們的美好生活盡力地拼一拼。

於是,在陳朝榮的努力下,靠著每一幅照片2一5元的稿費,他愣是讓女兒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很快地,家裡開始有了彩電、冰箱,有了當時最流行的遊戲機超級瑪麗…

“我這輩子,多虧了共產黨。沒有共產黨的話,我說不定早就已經餓死了。”說起自己這些個由苦到甜的經歷,陳朝榮深有感觸。“你看看,我一個從舊社會過來的苦孩子,那個時候,我就只能靠討飯為生。解放了,共產黨給了我當家作主的權力,我才能有後來的這些經歷和成就。是黨把我從苦海里撈出來,還培養成了一名攝影記者,我很感謝共產黨!”

這是陳朝榮發自內心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