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安徽九华山,华严道场女尼生活


中国佛教主要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有上座部佛教流传。中国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一般沿袭旧说,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中原。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

比丘尼,又译为苾刍尼、比呼尼、除馑女、乞士女、沙门女,中文俗称尼师、女尼、尼姑。

受沙弥尼十戒的称为沙弥尼。之后受了式叉摩那戒者,称为式叉摩那,又名学法女。至部派佛教时期,阿育王派僧伽密多比丘尼僧团远渡斯里兰卡,在锡兰建立起上座部的比丘尼僧团。后在公元435年,锡兰派十一位比丘尼僧团前往当时的晋朝,为汉地的比丘尼授二部僧戒。

一些戒律是专为比丘尼而设定,其中最受争议的是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重法、八尊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敬戒、八尊敬法、八不可越法。其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众,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

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八敬法是释尊慈悲、智慧与大雄大力的体现,是佛教平等精神的象征,是对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挑战,是提高女性宗教地位的起点,是女性得以出家修行的根本戒法,是女众成为比丘尼的前提条件。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

明代翠峰庵已荒废。清末住持僧普照重建殿宇,有两个大殿和数十间寮房。易名为翠峰寺。1898年僧普照会同月霞、印魁、通晓、可安等法师在此开办“翠峰华严道场”,亦称“华严大学”。其后普照法师仍住持多年,使翠峰寺复兴为一大丛林。


1943年住持僧瑞亮。1962~1984年住持僧云林。1993年至今住持寂德。寺现存正殿5间,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寺廊面壁嵌有清光绪二十八年所立的《开建翠峰华严道场碑志》。【安徽九华山翠峰寺,1930年代。摄影:海达·莫理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