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開兩三年毛病全出來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圖說汽車


這種類型的評價已經是坊間流傳的老話題了,類似的還有“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如果放在15年前,多少算是有點道理,而現在說出來至少存在“以點帶面”的嫌疑。

國產車近年來的進步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您看不著,只能說是您自己的問題。

不過,我必須得承認,國產車企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開始逐漸分成了至少四個梯隊。

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屬於“第一軍團”,年銷售超過百萬輛;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奇瑞汽車、北汽集團和東風汽車則位居“第二陣營”,年銷介於50萬輛到100萬輛之間;銷量低於50萬輛的眾泰汽車、東南汽車、一汽轎車、江淮汽車、華晨、比亞迪屬於“第三梯隊”;剩餘產銷量更低的其他品牌,全部打包位居末流。

對於汽車集團的梯隊劃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個人的劃分方式是,只統計自主品牌的產銷量,不考了合資品牌的銷量。

因為,如果算上合資品牌,那上汽、廣汽、一汽、東風汽車無疑是巨無霸型的企業,這也和每年國家官方汽車統計的口徑一致。

另外,只統計燃油車不考慮新能源車

因為,每個車企都有自己的產品規劃,也各有所長,比如說,長城專注於SUV領域,而北汽新能源和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上頗有建樹。

細分了國產車企層級後,就可以更準確的辨析國產車的質量問題了。

如果您選擇的是前兩個梯隊車企的產品,我敢很負責任的說,國產車的質量和合資車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中端及以下的車型。

畢竟銷量在那兒放著呢,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任何質量問題都會被放在放大鏡下觀察,尤其是風口浪尖上的自有品牌。

就比如說哈佛H6這款車,被無數人噴過,但它蟬聯了58個月銷量排行榜的冠軍。是數百萬車主都不懂車嗎?顯然不是。是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嗎?當然也不是,別的車企又不是瞎子。

這就是銷售量作為評價體系的優點,他是一個一個消費者,用自己兜裡的血汗錢累加在一起數據。

如果你選擇的是那些排名靠後的汽車品牌,不能說一定會遇到麻煩,但出問題的幾率可能會大一些。畢竟這些車企的研發力量和供應商保證體系稍弱一些,難免會有些瑕疵存在。

因此,籠統的談論國產車質量問題,既不科學也不公平。畢竟國產車企發展的時間還不夠長,必須得承認還都走在路上,產品質量不夠穩定也是現實問題。

但據此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妄談“國產車開兩三年全身都是毛病”,有點過分了,就算你信不著國產車,絕對不會買國產車。你也不得不承認,作為市場上的攪局者,國產車成功的拉低了整個價格體系。

就憑這一點,你也應該希望國產車越做越好,因為它們會幫你省下兜裡的血汗錢。

最後,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說,國產車的質量是不是那麼不堪!

我家有兩輛車,一輛2010年底的丐版手動擋大眾高爾夫6,日常代步用。馬上八年車齡了,開了6萬多公里,沒出過任何毛病,只換了4條輪胎。

另一輛是上汽自有品牌的越野車,2013年7月買的車,開到第六年頭上,跑了14萬多,去了五次西藏。

到今年十月出藏,一共換了六條胎、兩個避震、幾個燈泡、兩塊風擋玻璃和後備箱鎖芯。現在開在顛簸路面上,多少有點咯吱咯吱的小異響,應該車內裝飾件鬆動後有點摩擦,其他沒有任何問題。

另外,我的一個老哥哥,今年58歲,癌症康復者,開輛15款哈佛H9(老款發動機,能加92#油的,就是被某8車評人,說差點要了他命的那款),已經跑了15萬多,每年在外巡遊100天以上,四年多沒出現任何故障。

昨天這老哥給我發照片,正單車取道新藏線進藏。所以,那些噴H9高反爬坡沒動力的可以閉嘴了,這是沒調發動機功率前的車型,還是在新藏線上。

貼幾張照片向老哥哥致敬

買車是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我不認為買日本車就一定意味著會當漢奸,雖然我本人不喜歡日本車。同樣的,買國產車也不意味著都是愛國者,雖然我換車還是會在國有品牌間選擇。

看待一件事情,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肯定成績、承認不足,別用一件工具來區分人群,也許我們的民族汽車品牌還能發展的更快一點。


藏地讀行0白髮布衣


我家樓下就有家修理廠。我在樓上住了8年,看到各種車進出。有新車保養,也有嚴重交通事故報費的,也有殭屍車。總結一下:

*一鈑金最多的是韓國車和日本低端車,韓國的起亞,現代,飛度,日產全系列(天籟和跑車除外),有點交通事故不是報費就是鈑金大修。修好基本都是立馬轉手。不用說用料不足,一撞一大坑,很容易傷到底盤結構。輪胎窄殺車距離長。

*二修發動機和離合的。吊發動機的最多的是5—10年的大眾。其次就是10年以上老款路虎,霸道,寶馬,奔馳,皇冠,蒙迪歐。大眾除了修變速箱發動機之外,修懸掛的也不少。

*三雜七雜八問題最多的是麵包車,什麼都有修的。國產車大問題到不多,小問題不少,轉向球頭漏油磨損問題,燈泡問題,異響問題,

再介紹一下這家修理廠,老闆是廣東本地人,就是那種拿著大把分紅的城中村的那種,所謂的來修的合資車的基本都是本村的或者是本地人,幾乎家家都是3—4臺車的那種,國產車的基本是外來租戶,廣東本地人都比較相信日美德車,寧可花10萬塊買個老渣日美德快報費二手車,也不買8萬塊的國產車。老渣凱美瑞一公里9毛還在那裡喊好雞憋省油,有時候真是無語,也不算算100公里多少升油。

綜合我觀察合資車被好多國人神化了,其實我想說的什麼車到了10萬公里毛病一樣慢慢出來。合資車12萬以下的還真不如國產


龍噢噢


60秒懂車,回答你的汽車問題。

所有,順口溜以及言語的出現一定有內在原因和價值。

車界順口溜

1、屌絲裝逼有三寶,索8、K5、邁瑞寶——索8、K5、邁瑞寶。 2、皮薄餡大有三脆,雅閣、天籟、凱美瑞 ——妥妥的,繼續用吧! 3、技術落後有三舊,銳志、C5、老馬六——三款車型早已經被市場淘汰 4、百米加速三王侯,君威、CC、蒙迪歐——親,聽說過比亞迪唐嗎? 5、怒燒機油三劍客,邁騰、昊銳、帕薩特——沒毛病,這話估計還能再用十年! 6、高端大氣上檔次,C級、3系、長A4 ——入門級豪車,如今都只賣20多萬了,越來越便宜 7、山寨土豪三件套,皇冠、公爵、歌詩圖 ——歌詩圖月銷1輛!土豪都看不上嘍。 8、人傻錢多三輛車,凌志、英菲和謳歌 ——我錢少,所以我不懂! 9、各種拆遷款已到,A6、路虎、大霸道——除了羨慕嫉妒恨。 10、妹子裝逼全靠你,TT、卡宴、小迷你11、最後奇瑞,修車排隊

中國車在造車的初期,確實出現了這種情況:


曾經我們說,就是不可靠,生鏽,一想,小故障的代名詞。

讓很多,第一輛買國產車的人傷透了心。

但是正是有了這第一批車主,給中國整個汽車製造行業,住了第一桶金,在這些基礎數據後,各大廠家不斷完善自己的質量體系,

我去參觀過很多,汽車生產工廠,逐漸的就開始有,發動機,變速箱故障,吹塑,原因,可以,追查到是哪一個班組哪一個工程人員來,組裝?

分析原因,找到整改方案。

所以近幾年,這個順口溜,已經逐漸失效,對國產車不再去這樣詬病了,因為我們的車造的越來越好,品質越來越好,故障率越來越低,小毛病也越來越少。

應該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事隔3日,當刮目相看。

現在國產的,激烈,博越博瑞系列,長城的v系列,領克等等,從外觀到內飾到發動機變速箱,整體的越來越和,國際品牌接軌,所以為了大家在買國產車的時候,不用那麼糾結,絕對不會出現開兩三年這車就各種異象,這種情況已經得到有效的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166fbc0ca785048a248fa27396955c2d\

60秒懂車


作為一個國產車的擁有者,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不吹不黑,這些年國產車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是其與合資車之間還是有一道明顯的差距。

雖然國產車新車的時候開著感受挺好,但是隨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三年的時間國產車的毛病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並且這些毛病基本集中在這幾個方面;

一、發動機噪音無緣由變大,並且怠速抖動厲害。尤其是冷天打車車內“嗡嗡嗡”聲大的跟拖拉機一樣。而我朋友的k2比我的車便宜,但是人家車怠速時車內很安靜,發動機抖動很小。

二、地盤變得鬆散起來,好像是各個配件之間的間隙變大了一樣,配合不在一起。過個減速帶好像全車都要散架了一樣,聲音拖拖拉拉沒有一點質感。

三、由於做工的原因,國產車內飾異響在這個時候變得特別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歷,就是國產車新車時走爛路除了地盤的“砰砰聲”內飾很少有別的雜音,而兩三年之後走爛路內飾感覺每個附件都在震動,異響多的煩人。

四、可能是由於工藝的原因吧,國產車的車身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鏽蝕,發動機機艙周邊,車身容易存水的死角,甚至個別品牌的國產車車身鈑金件鏽氣鼓包。不信的可以把你的車輛按我說的這幾個地方好好檢查一下。

最後我想說。雖然國產車與合資車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希望大家要理智對待車輛問題這件事。不要國產車一出現毛病,你心裡想的是這什麼爛車,早知道就不買了。而合資車一出現毛病你心裡卻是這樣想的,這是通病沒事沒事。

請大家給國產車多點寬容,畢竟我們華夏族的企業一直在努力向前。


人生碌碌而為何


沒用過就沒發言權。2010年2月初買的吉利帝豪,當時的豪華版,8萬多一點點,現在8年多了,11萬多公里,期間換了個水泵,7年多時換了電瓶,本人對車不嬌情,不像一般人當寶貝旮瘩,經常當貨車用,機油差不多10000+公里才換一次,結果它的表現卻讓我非常滿意!前年晚上等紅綠燈時被長豐獵豹追尾撞出斑馬線幾米,換了後防撞鋼樑,受力點正好在防撞鋼樑位置所以基本上沒怎麼變形。獵豹前面那不鏽鋼的大防撞欄因為撞擊僅僅扣住了引擎蓋。前幾天給後座裝座套時意外發現這個09款的帝豪後排座椅後面都是有整塊的厚厚的鋼板(防追尾異物穿刺)良心配置!非常滿意!非常滿意!其他車沒用過,不評論,有機會我也可能會試試其它自主品牌。日韓系肯定沒機會了,不是買不起,也和它們質量無關,個人態度而已。最後說一句:幾十年前我是非常崇洋媚外的。。。吉利加油!李書福加油!自主加油!




永不消逝的混蛋


你錯了!!!我開兩輛車:一輛現代,一輛榮威。車都是近兩年買的,反正每次出門都必經一條破路,兩輛車過這段路都很顛,但是現代給我的駕駛體驗是輪胎不停的彈跳,快速過都沒問題。榮威給我的駕駛體驗完全不同,感覺整個底盤都在幌,稍微快點都感覺要散架了似的,還咔啦咔啦的響。我也不吹不黑,榮威的車除了胎噪大了點,其它地方的靜音效果還是做得不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也做的不錯,非常流暢,沒什麼頓挫。但是:現代兩年了,除了正常保養,基本沒出現過問題,至今我也不認識4S店裡的一個人。榮威1年多,4S店跑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那些服務人員全都被我混熟了,每次到店了,感覺就像是傳話一樣某某(車牌號)又來啦!某某又來啦!某某又來啦……尷尬(︶︿︶)! // @沙沙695018: 一輛進口品牌的高級車走在顛簸的路上,司機會罵:什麼破路這麼顛,以後再也不從這兒走了;一輛國產品牌的車走在顛簸的路上,司機會罵:什麼破車這麼顛,以後再也不買國產車了。


-Lv-


我是一個最底層的低收入人群,因為沒收入,只能用低端車。但是作為用過國產和合資的車主,我可以告訴你,同等價格下,你說的問題是肯定的!下面以我的親身經歷談一談!

聲明,沒有黑的意思,一分為二實事求是說話,請不喜的朋友勿喯!包涵!



本人開始用的是一款某安產的某奔自動擋(amt),剛開始用的時候因為國產車普遍配置高,兩萬公里以前,確實感覺性能比同等價位的合資車好用。兩萬公里後,毛病開始顯現,當然發動機問題不大,主要變速箱的問題,跑著跑著就感覺一下子空擋,然後停車,熄火,發動,動力有了,故障燈亮了,就這個問題一直來往於四s,清故障碼,回家後又出現,這個問題反反覆覆就是沒弄好!所以就一直沒得一天舒心的開!還有最大的問題就是三萬公里後跑著跑著就掛不上檔,這問題一出現就是致命的,直接掃描路上,附近修理廠解碼器又進不了他的系統,直接拖車四s,這個問題從三萬公里到五萬公里出現三次!這些毛病一直到賣車!由於這個換擋原理的變速箱需要更換離合器片,這才是最讓人腦殼痛的問題,九萬公里換了四次離合器片,每次必須四s,每次一千二!這……



最後換車買了某蘭的某歐三,價位懸殊不大,而且也是自動擋amt,但是至今用了五萬公里了,一直沒毛病!還有就是排量明顯比前一個車大,但是油耗卻沒它高,這是一直不明白的地方!我的理解就是發動機還是有講究的,這就是技術問題了,同一個人開同樣的操作方式!

還有服務也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個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距,我們的國營企業難道不應該反思?不得不承認最近幾年國產車在技術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還是需要進一步努力!



像我持c5駕照的人們,本來自己身體就不方便,開個代步車,你還一個勁的拋錨路上,你說我們受的了嗎?

說了這樣多,我還是希望我們國產加油,相信追上他們只是時間問題!加油吧!

個人親身經歷,不喜勿喯!


烏蒙野譚




12年買的,正常保養到現在零故障


凸逼喃啵兔



老弟,國產車車主。

不想黑誰,只想說說自己真實用車的感受。

2015年11月份用自己手裡面有的銀子買了一輛鄭州海馬S5,現在用車兩年多了,實話總體用車感受還是不錯。就冬季的時候出現過兩次水溫表爆表暖風不熱、行李架塑料裝飾板總掉、全車無底漆,一層薄薄漆下面就是鋼板,現在汽車局部地區已經開始有小鏽點了。這個海馬S5減震就和沒有彈簧一樣,硬的像吃了偉哥。不過過彎的時候不側傾倒是成為他的優點了哈哈。我的車是1.5T現在17款同款的比我便宜一萬多,我只想說尼瑪個逼。百公里油耗在10個左右。全車內飾和合資車還是有一定差距,塑料居多,氣溫變化時內飾會發出吱吱響聲。說說好點方面吧!動力不錯,跑到160也沒啥事,


眾秦汽車研發部總監


大師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人在購買國產車之前,都會有顧慮。而他們的顧慮,經常以這樣的一句話體現出來:

“我們小區的老修車師傅說,國產車開個三四年,就不行了!是真的嗎?”

國產車開幾年就不行了,這樣的說法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那會自主品牌的造車理念確實很簡單粗暴,造出來的產品質量不好,甚至有些車型開了幾年出現車身生鏽的現象!因此給消費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和壞口碑。

但是隨著近些年來的不斷摸索和成長,國產車品牌的進步我們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外觀內飾設計和安全性方面,進步非常之大。那麼,現在的國產車,還會不會像一些人口中說的那樣,開幾年就不行了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汽車最主要的變速箱和發動機上,國產車到底在一個什麼水平?

在變速箱上,很多自主品牌都喜歡直接採購國外成熟的產品,比如一汽、廣汽、比亞迪、長城等。基本上國產車型除開CVT和雙離合之外,手動變速箱和AT車型,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其中做CVT做得比較好的是奇瑞、AT做得不錯的是吉利。

在發動機上,主流國產品牌都有自己的當家發動機,雖然技術上可能與合資還有些差距,但是質量和穩定性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比如人們盛傳的需要“修車排隊”的奇瑞,敢對發動機進行100萬公里的質保!單這個,就很多合資品牌都做不到!

合資國企則有部分使用了合資品牌的發動機,如上汽,旗下的榮威和名爵,都有使用了上汽自己和通用共同開發的SEG系列發動機,這臺發動機也被通用用在別克昂科威和雪佛蘭科魯茲上。東風則和雪鐵龍、標緻共享了發動機。

剩下一些沒辦法自己生產發動機的,則大部分都使用的三菱的發動機。雖然技術老舊,但是質量還是比較可靠穩定的!

所以,主流國產品牌的兩大件,可能在技術和調教上,還和合資品牌有些差距,但是在質量穩定性上,也絕對不至於開幾年就不行。

剩下就是裝配製造工藝這塊,裝配工藝不行,就會體現在一些小毛病上,比如異響之類的。裝配工藝主要看三個方面,第一個是使用的材料,第二個是生產裝配的設備,第三個是生產裝配的標準。

首先在生產裝配用料上,國產車一向厚道,單從車漆的角度看,之前有媒體對比測試過國產車和合資車車漆厚度,結果是國產車全面性的高於合資車。

而去年某個自主品牌曾經直播過和日系合資品牌的拆車對比,結果也是國產車在車身用料上確實比合資車要厚道不少。

然後就是裝配的設備。自主品牌中最有代表性的奇瑞第三工廠,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汽車工廠,大量使用了業內知名機器人供應商的設備,例如德國庫卡、意大利柯馬。

還有少數國產品牌車型是直接和合資品牌車型共線生產的。比如東風A9和雪鐵龍的C6就是共線生產的,它們有73%的零部件都是共用的。

在裝配和生產設備上,主流國產品牌都不會太差。

最後就是裝配的標準了,這個國產品牌是要比合資品牌的要差不少的。比如一些合資車型生產裝配要求的車身縫隙控制,零部件的誤差值等,都非常嚴格。像典型代表的韓系和日系車,嚴格到對車間地面衛生都進行量化,這是很多國產品牌做不到了!

總的來說,國產車和合資車,在技術上,生產裝配工藝上,質量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但是也遠遠沒有人們所說的,開幾年就不行了那麼誇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