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權重不幹活了,誰將扛起A股的脊樑?

金融權重不幹活了,誰將扛起A股的脊樑?

週五兩市延續上日走勢跳空低開,滬深兩市指數均已經回補了11月2日的政策缺口並未看到反彈跡象,雖然深成指繼續小跌,但滬指在銀行板塊的帶動下大跌1.39%,確實是重創指數,這樣以來今天的缺口和2號的缺口對應起來給市場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恐慌情緒蔓延,但我覺得這種恐慌沒有必要去放大。


金融權重不幹活了,誰將扛起A股的脊樑?


市場連續兩天的盤面特點都是權重回調,而中小市值的票上漲,從中證1000指數最近和滬深指數的走勢對比就很明瞭。資金最近挖掘的主流就是低位低市值的雙低概念個股,這些個股雖然上漲,但在市場上所佔比重較小,對指數的影響較小,這就是今天指數雖然大跌,但漲停個股達到65只,跌停僅有9只,兩市漲跌比為1:2。今天科技板塊再次活躍,5G、通訊及半導體芯片均領漲科技股,前期活躍的創投雖然分化,但資金還在深度挖掘新的個股出現,這些充分說明資金的活躍度還是存在,市場只是在權重銀行等板塊的帶動下下跌指數,而銀行的下跌是由於政策監管的趨嚴造成市場的過度擔心,長遠看監管調整銀行的MPA參數,長期來說對銀行的穩健經營是利好,反而是去掉了之前套在頭頂的大幅擴表的緊箍咒,同時也不用擔心存款了,因為央行會給大量的MLF式的資金,這些難道不是改善銀行資產結構的利好嗎?我覺得是市場理解錯位了,歷來都是嚴管就死,放鬆就瘋的邏輯在作怪!因此沒有必要過度的恐慌,反而是給我們進入其他有著自上而下邏輯選股的優質股的機會。即便是三伏天也有雷雨的機會,但過後總能見彩虹!


金融權重不幹活了,誰將扛起A股的脊樑?


技術上看,本週指數的周線情況看,滬深指數均收陰線,但還是孕含在上週的大陽線之內,而我向來重點關注的中證1000指數確實在上週大陽的基礎上收出放量小陽線,並且並沒有出現下影線。這就反應出市場整體還是有著做多的力量,本週權重在重新整理戲臺,但題材從沒有停止唱戲,真正的體現出輕指數重個股的邏輯,重點就是在這樣的行情特點下要把控好節奏,注意個股的高低轉換週期。接下來可預期的行業利好還是會不斷傳來的,市場既然政策底已現,市場熱情並沒有減退的情況下不必要過度恐慌,穩健投資者可以等待市場繼續的明朗後再參與也不遲。

​​​

金融權重不幹活了,誰將扛起A股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