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也無法緩解的焦慮

旅行也无法缓解的焦虑

《遮蔽的天空》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定價:49.00元

《遮蔽的天空》講述了我們一生中會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愛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價值、人生意義……意識到人生虛無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實地活著。

二戰結束後,三個美國知識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其中,波特和姬特是一對夫妻,特納是他們的朋友。波特和姬特結婚12年後彼此疏遠,渴望通過這次旅行來恢復感情。然而他們在空曠浩渺的沙漠中,逐漸迷失了自己,兩人更加疏遠。在死亡降臨時,他們才真正面對彼此,發現每個人的生命都極其有限,但為時已晚,過於觸碰虛無的他們註定要在沙漠裡永遠流浪下去……

波特認為自己是“旅人”,而不是“遊客”。驅使波特這個旅人自1939年以來不斷旅行的動力,是他對戰爭的厭惡和逃避。波特和姬特的關係很微妙,不和諧,但也沒鬧崩。波特在旅行時尋花問柳,弄丟了錢包;結識了號稱是母子、實際是情侶的萊爾母子之後,他的護照被“兒子”埃裡克偷走;為了甩掉特納,波特連護照都不要了,帶著姬特狂奔;染上了傳染病後,無藥可治,孤獨地死在了沙漠中的小屋。姬特並不滿意波特的旅行計劃,但她“一直陪伴著他,並且儘量剋制著抱怨的頻率和刻薄的程度”。對於纏著自己的特納,她並不喜歡他,也十分清楚他對自己的企圖。她與特納保持著曖昧的關係,試圖用特納的糾纏來喚起波特的嫉妒和愛意。當波特和姬特發現彼此深愛對方時,波特卻染上了重病。姬特的照料沒有效果,在波特死後,她躲避了特納,加入了駱駝隊,變成了阿拉伯商人的小妾。從商人那裡逃出後,她被人騙走了所有的錢和行李。美國領事搭救了她,似乎未來一片生機,但當她得知特納或許已在旅館等她時,她再次選擇了逃跑。

特納是個單純、虛榮而自大的追隨者,在波特死後、姬特消失時,他也沒有獨自回紐約,而是一直想辦法尋找姬特。特納這個人的失敗之處在於,他缺乏應有的自知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