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維權,官司贏了是終點嗎?

在以往我們談到拆遷維權過程時,京尚拆遷律師常常向被拆遷人強調,一定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維權中途可能發生的一切變數,尤其是階段性的失敗。

信訪收不到答覆時怎麼辦,申請信息公開碰壁怎麼辦,維權訴訟敗訴怎麼辦......通過對一些法律應用細節問題的解析,我們反覆告訴被拆遷人:維權遇阻不可怕,關鍵在於被拆遷人能不能在新的挑戰出現時,將拆遷方丟出的“絆腳石”用作“墊腳石”,順勢而上,直搗黃龍。

但在拆遷維權實踐過程中,會讓被拆遷人喪失方向的不僅僅是頻現的挫折,還有突如其來的“勝利”。接下來京尚拆遷律師將通過一個典型案例,簡要地為大家解析這個問題。

本案委託人宋先生於20世紀90年代末,通過政府招商引資的方式,在江蘇省某鎮由政府主導規劃建設的工業園區租用國有土地,用於辦廠。宋先生依據當時的相關規定和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取得了相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和一系列相關審批材料,建廠後該廠一直依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直至2015年該廠所在地塊被納入徵收範圍。


拆遷維權,官司贏了是終點嗎?

國家賠償法


因雙方一直無法就拆遷補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拆遷事宜一度擱置。2016年初,當地城管執法部門忽然向該廠作出一份《限期拆除通知書》,隨後很快對該廠實施了強拆。

京尚拆遷律師接案介入後,很快通過提起行政訴訟的方式取得了確認案涉《限拆通知》和強拆行為違法的判決結果。勝訴後,徵收方一改之前對宋先生頤指氣使的態度,幾度主動聯繫宋先生溝通補償事宜。這讓旗開得勝的宋先生非常開心。

然而宋先生很快發現,儘管稍前的訴訟取得了勝利,且徵收方的態度也有明顯的轉變,但實際上徵收方給出的拆遷補償數額仍舊處於不合理的極低水平,完全無法彌補該廠因強拆遭受的損失。

眼看在這個節點通過談判協商方式爭取足額補償可能性甚微,在京尚拆遷律師的指導下,宋先生向案涉地方政府提起了行政賠償申請,並在其消極回覆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提起了行政賠償訴訟。

訴訟仍在進行中時,案涉地方政府就主動向宋先生提出,願意認真考慮和採納宋先生提出的補償條件,最終,在京尚拆遷律師的協調幫助下,宋先生爭取到了滿意的補償,並獲得了地方政府給出的一系列廠房重建的福利政策,宋先生終於成功將維權的勝利成果變現。

拆遷維權,官司贏了是終點嗎?


在宋先生遭遇的個案中,由於地方政府違法強拆行為的典型性;在律師的幫助下,宋先生取得和保存的相關證據都相當完整;且在維權時機上,宋先生也充分佔據了主動地位等原因,其維權的進程相對較為順利。

但在相當一部分類似案例中,從行政賠償之訴啟動,到爭取合理的補償數額,再到獲得具有法律強制力的判決結果,最後到成功取得實際補償,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變數,需要被拆遷人一一作出應對。

換言之,拆遷維權過程中,雖然階段性的勝利都將指向維權勝利的結果,但它們都不能直接等同於維權的絕對成功。官司輸了不是維權的末日,官司贏了也不能算維權的終點。比起“勝訴”或“敗訴”,被拆遷人更應當關注自己能否爭取到合理的補償。


拆遷維權,官司贏了是終點嗎?


通過這個案例,京尚拆遷律師希望被拆遷人能夠充分意識到,拆遷維權過程中的成功、失敗都是有侷限性的,補償尚未到位時,一切就不算塵埃落定。被拆遷人務必要保持“勝不驕敗不餒”的平穩心態,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下一步該怎麼做”上,不要因一時的失敗一蹶不振,也不要被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

當被拆遷人在維權過程中遇到某個階段性結果無法直接通往最終得到補償安置的結果的情況時,一定要第一時間向專業拆遷律師求助,及時確認下一步的方向,早日將勝利成果變現。


拆遷維權,官司贏了是終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