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動遷律師的專業性?

2018年首屆法考過去,法學考生們苦中作樂編出的一個個法律段子被刷上了微博熱搜,不知是否有哪一段曾給仍無法回“家”的被拆遷人朋友們帶去過短短一瞬的快樂。

又一箇中秋節過去,有人為難得的團聚歡欣,有人為空巢嘆氣唏噓,也有人仍在苦苦期盼著找回那一小片能讓全家紮根在一起的方寸之地。天氣越來越冷,作為恆溫動物的人類愈加嚮往一室暖黃的溫馨燈光和能輕易裝滿整個房間的笑語,可不少被拆遷人因為拆遷糾紛未解決,仍一家離散,在外漂泊。

地球仍在一刻不歇地轉動,世事仍舊不緊不慢地一件件發生著,隔著一扇扇裝在樓宇或是心上的窗子,我們很難探知到有緣擦肩過的每一個陌生人經歷過的順境逆遇和真實的喜怒哀樂。作為需要與每一位委託人真誠交流互相交託的律師,每思及此處,京尚拆遷律師都深感人與人交往時,感知他人與信任他人都是難能習得的能力。

介於拆遷維權的現實難度和複雜性,很多迫切想要“回家”的被拆遷人會考慮委託拆遷律師幫助自己進行維權。但是如何找到真正有能力又有責任心的專業拆遷律師,卻是令這些被拆遷人感到焦慮的新問題。

接下來,京尚拆遷律師將根據自己的部分經驗,就這個問題給被拆遷人一些參考建議,希望能對面臨“選擇困難”的被拆遷人有所幫助和啟發。


如何判斷動遷律師的專業性?


第一點 看風評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如今我們獲取對某個人或事物的評價信息的來源越來越多。在真正一對一“面試”某位拆遷律師前,被拆遷人可以先通過各個渠道瞭解對方在業界的風評如何。

不管是被拆遷人的評價,還是業內同行的評價,虛虛實實中都能反映出一些有效信息。被拆遷人可以將整體風評較好的律師作為優先選擇對象,通常情況下能為自己避免不少彎路。

當然,京尚拆遷律師要提醒被拆遷人的是,作為普通網民,我們自己從各方面蒐集的信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有待考察,所以被拆遷人要明白,這只是判斷標準之一,我們不建議被拆遷人僅看一部分“好評”或者“差評”就盲目下結論。

第二點 看談吐

好的律師沒有模板化的標準,但在業內已經取得一致認可的最低門檻是,負責任的專業律師一定不能“信口開河”。在沒有把握整個案情脈絡的情況下就盲目向被拆遷人打包票“一定能如何如何”的律師,實際靠譜程度可能與他拍胸脯的力度和速度成反比。

被拆遷人一定要了解,專業能力過硬的律師並不一定要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有耐心和責任心的律師也並不一定每時每刻都像彌勒佛一樣笑成一朵花。所有基於性格外顯的表現,都不該成為絕對性的判斷標準。

被拆遷人要尋找的,一定是一位能夠在被拆遷人不知道該如何說明案情時循循善誘地引導被拆遷人給出有用信息的律師;一定是一位言談自信、厚積薄發,寥寥數語就能抓住案情要害的律師;一定是會謹慎斟酌自己的一言一語,永遠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案情進行分析,給出經得起推敲的專業建議的律師。

如何判斷動遷律師的專業性?


第三點 問時間

很多被拆遷人喜歡問律師,自己的案子要多久才能出結果,多久才能“贏”。經驗較為豐富的律師,會從程序角度出發,告訴被拆遷人,某個法律程序如訴訟前後可能經歷的最長與最短期限是多少,但這實際上並不是被拆遷人最需要了解的信息。

我們所說的“問時間”,指的是被拆遷人一定要向律師瞭解,自己正處於徵收拆遷的哪個時間節點,現在能夠著手進行的維權工作有哪些。對被拆遷人來說,拆遷維權永遠是“趕早不趕晚”的。

第四點 問經驗

京尚拆遷律師曾經說過,拆遷維權是個案性極強的,即使是兩個表面看起來情節非常相似的案件,真正開始維權後,案情的走向也是千差萬別的,被拆遷人不能盲目地按照成功案例照本宣科。

但是在被拆遷人初次與“面試”的專業拆遷律師接觸時,問律師類似的案件處理經驗,是深入瞭解一位律師的重要切入點。一方面被拆遷人可以初步瞭解這位律師的執業經歷,另一方面也可以大致瞭解律師的辦案流程和節奏。

當然,必須要說的是,不管是被拆遷人自己還是拆遷律師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被拆遷人與律師一對一溝通交流也不是為了“聽故事”,通過與律師的簡單語言交流對律師有了大致的瞭解後,被拆遷人可以通過閱讀律所的文字版經典案例進一步對律師的這一方面信息進行了解。

如何判斷動遷律師的專業性?


第五點 問依據

喜歡問“為什麼”的被拆遷人往往讓律師又愛又怕。

這部分被拆遷人“有愛”的點在於,他們會在維權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維權工作中,而不是在委託律師後就全心全意地當“甩手掌櫃”;但這些被拆遷人也有讓律師“頭疼”的時候,案件代理畢竟不是法律專業輔導,拆遷律師也很難讓一個從前絲毫不瞭解法律專業知識的被拆遷人短時間內變成“法律通”,如果被拆遷人抱著鑽研學術的精神打破砂鍋問到底,會給雙方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無謂浪費。

因此,被拆遷人和拆遷律師之間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合作關係,共同對拆遷維權事宜起到正面推動作用,是雙方都要不斷努力的方向。

故而,被拆遷人對支撐自己維權的法律依據一定要“知其然”,因為只有這樣,被拆遷人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能做和該做的維權工作;而至於“所以然”的部分往往比較深奧,需要更豐富的專業知識積累和法律實務經驗幫助才能真正理解,被拆遷人可以暫且放一放。

但對於“面試”律師的被拆遷人來說,適當地問一問律師自己進行維權的法律依據有哪些,並擇一問問“為什麼”,是有助於被拆遷人瞭解自己的處境及律師的專業水準的。

很多局外人會認為,不管一位律師剛剛入行時是為了名利還是為了實現心中的正義和高尚的理想抱負,只要在工作崗位上呆的久了,遲早都會麻木地隨波逐流。

但京尚拆遷律師卻不這麼認為。至少,十數載過去後,京尚拆遷律師今天仍舊會被每一位委託人急切而又真誠的眼神,以及樸實又申請的託付之語打動,仍舊會因幫助過的每一位被拆遷人取得的成功而感到熱血沸騰。

能遇到一位認真負責有能力的專業拆遷律師,是被拆遷人的幸事;遇到能夠全身心信任自己又能與自己打好配合戰的被拆遷人,也是每一位專業拆遷律師的幸運。在代理案件過程中,京尚拆遷律師努力汲取和積累的不僅僅是案件處理經驗,還有如何主導與被拆遷人之間良好和諧的互動關係。

京尚拆遷律師希望通過自己的法律專業能力和一片赤誠之心幫助更多被拆遷人找回家的溫暖;也真誠希望每一位被拆遷人都能遇到和自己“合拍”的,專業、負責、有能力的拆遷律師,早日通過法律途徑爭取到自己應得的拆遷補償和安置。


如何判斷動遷律師的專業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