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最牛風水最牛城 “網紅”重慶之風水玄機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德福、和玄子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前篇已講過,重慶江北嘴和嘉陵江兩條青龍已激“活”,但真正要讓其“活”起來,從根本上還得調理其地理之氣。

於是重慶策劃了一個風水局。2008年,重慶在江北嘴拆遷動土修建了一個以三峽石為原型的“重慶大劇院”。三峽石的五行屬“金”, 主肅殺、收斂,還有一定的治煞功用,同時金生水,水為財,更是生財了。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江北嘴龍脈是重慶渝中半島這條主龍之青龍,主貴,而大劇院修建後,生財得富還顯貴,這樣大劇院不僅有強化青龍之功,還得富貴之利。

大劇院用三峽石作造型,用的就是“三峽”這張國際名片的廣告效應來聚氣、納福。其又像一輛“裝甲車”,威猛無比,有制煞之用;又像一隻“靈龜”,吸兩江之靈氣,有納福之用;還像一隻徜徉於江中的“天鵝”,與渝中半島之天鵝(主龍脈)相伴,護主辟邪(從風水上講,鵝本身是避邪化煞的)。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此造型昂首又不張揚,霸氣而又穩重,剛柔並舉,陰陽結合,殺白虎之威,強青龍之(地)氣,吸兩江之財,化明堂之煞,可謂一舉多得。

這可是一個人設的非常牛逼的風水局。

為關攔、阻緩兩江之水在朝天門之滔滔氣勢,修建大劇院時在其右側建壩而縮小了嘉陵江水口, 第二年(即2009年),重慶又在洪崖洞景點旁邊的千廝門修建了長江大橋,連通主城與江北城。後又在朝天門右後側的長江修了東水門大橋,在朝天門下游幾公里範圍內又連續修了朝天門、千佛寺和寸灘長江大橋,朝天門“明堂”之氣得以留存。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是不是就這樣結束了呢?不!因修建大劇院而使嘉陵江的水口向內作了些許調整,其水口變小了,方向也向右偏了一些,此時用以化煞(嘉陵江直衝煞)的千佛寺的作用就大為削弱了。為此,重慶又在千佛寺旁邊重新建了一個鐘樓正對嘉陵江入江口來化煞。不巧修小了,威力不足,3個月後又重建了一個大的。很多網友還對此質疑爭論,褒貶不一。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在建大劇院的同時,2008年同時開建江北城,2015年,江北嘴CBD(即江北城)打造已基本完成,江北之青龍“氣”逐漸增強。

大劇院建成後,整個江北渝北的地氣得到很大的提升,加上嘉陵江“九曲環抱”江北、渝北,當然更多的是惠及江北和渝北了,江北、渝北發展自此一發而不可收,“重慶建設一路向北、向北”的聲音 也開始在坊間盛傳。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重慶直轄前,渝中半島長江以南屬巴縣,嘉陵江以北是江北縣,當時就有種說法:“富巴縣,窮江北”(巴縣主要得長江風水之福廕),包括在重慶直轄後,也是長江南岸先發展,富人也都是先往南岸聚集。但自江北嘴青龍氣調活後,慢慢地就給顛倒過來了,富人都往江北後又到渝北去了。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其實,重慶在調理龍氣方面還充分發揮並利用了政府辦公所在地的聚合力。前面講過,江北嘴龍脈在天宮殿分兩支,一支往觀音橋,一支往現在的江北區府所在地寸灘一帶。而以前在開發觀音橋商業中心時,其區府便在觀音橋,等商圈旺盛後,便又遷往現在的寸灘,帶動發展寸灘一帶商業,但兩處都有一個功用,那就是不斷在強化江北嘴這條龍脈。

重慶風水第十篇:江北大劇院 神來之筆

而故事還沒完。江北嘴青龍抬頭,而主龍在朝天門卻低頭俯臥,這似乎氣場又不大對了。重慶要騰飛,朝天門風水格局似乎又小了。看來重慶主龍的風水得調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