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筆下留情,不希望給小區帶來任何不好的影響|主任的自我修養

知名公司的原始股東、中心城區文物保護別墅的所有人,簡單算算也應該有上億的身家,在Q先生的分享中,我不時咋舌於他“土豪”的身份,更是感嘆如今業委會委員們各個身懷絕技。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居住在單價超10W+/㎡的高端樓盤的土豪業主,也無法逃脫業委會委員的宿命– 時時籠罩頭頂的謠言和攻擊。結束訪談時Q先生一再叮囑我: “千萬筆下留情,分享絕不希望給小區帶來任何不好的影響。” 如此誠懇的表態卻讓我這個局外人深切感受到了這個副主任在小區治理中面臨的種種輿論壓力。

千萬筆下留情,不希望給小區帶來任何不好的影響|主任的自我修養

咖啡館內的環境頗安逸,我們的談話倒是很熱烈。Q先生向我痛心扼腕地細數小區內依然存在的各種不如意,比如垃圾山剛勉強做到過夜清,又比如噴泉還沒有啟動,但在這樣的評價後Q先生總要加上一句,“雖然沒有達到預期,但提高與改善也是有目共睹的。”這樣既恨又愛的心理在其他操心業委會的坑友身上也不鮮見。因為愛惜小區自然眼中處處是可以改善的地方,又因為真正參與了小區整改才明白凡事有個輕重緩急,小區若想達到理想的環境需要花費極多的精力與時間。

公益心進入業委會,土豪身份把關錢袋子

Q先生所在的第二屆業委會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才建立起來。彼時小區第一屆業委會已經辭職,居委會和業主發起20%的民意召開臨時業主大會,最終選舉出了第二屆業委會,結束了長達20個月的空窗期。滿懷一腔情懷的Q先生在居委會的鼓動下參選了業委會並且當選。新官上任三把火,當發現原有物業不願或無力改進小區環境後,第二屆業委會發起了是否續聘的業主大會議題。雖歷經波折,小區還是通過公開招投標順利引進了品牌物業。

作為分管財務的副主任,Q先生對每一筆物業支出都要核算,還定期簽收核實公共收益。小區內任何一個工程支出,都可多可少,他舉例說貼五十平方米的廣場瓷磚,物業報價三十多萬,他立馬錶示這價格太高了,物業最後選了便宜的瓷磚,僅花費幾萬元。維修資金雖存放在專有賬戶內,卻仍須精打細算開銷。物業希望給Q先生提供些便利,他也油鹽不進。他買個電車,因為電房和電錶離車位很遠,物業表示可以幫他解決用電問題,他較真地不願意和物業有任何利益糾葛。物業為上屆業委主任平白劃出了一個地下車位,這成為了上屆業委會的巨大汙點。維權派出身的Q先生深知和物業走得過近會引發業主的質疑,因此堅持拒絕物業給予的小利。

其實Q先生這個土豪身份可以確保兢兢業業為小區守住錢袋子。即便如此依舊有業主懷疑他揣有私慾,這也頗有荒謬意味,無論是何身份,只要坐上了業委會委員這個位子便難免遭受非議。一般來說,情懷和熱情會一點一點消磨,但抗壓力極佳的Q先生直言,“我不會辭職,隨便怎麼罵都不辭職,不辭職肯定,因為我辭職為什麼,我又沒有問題。”

為業主發聲,趕跑小山東

越深入小區治理,Q先生越發現小區治理的事項是多方博弈下的結果。Q先生告訴我,他和新物業談判時明確要求加上3個附加條件,其中一條就是要求新物業趕走在小區定點收廢品的小山東。原來,小山東收來報紙垃圾後直接在小區人行路上攤開灑水,表面幹了再打包批發賣給外面的廢品回收點。報紙堆放的地點全年汙水橫流,一地狼藉。新物業進駐後信守諾言趕跑了小山東,只是小區裡新來了個小山西取代了原來小山東的位置,收拾得更乾淨些。Q先生對此也是無奈又理解,“物業公司做模式都這樣的,他如果不包給人家,他自己還不賺錢,他包給人家還能有點錢和福利,這是沒辦法的。”跑了小山東,來了小山西,算得上是一個典型。只是回收垃圾這一尋常行為便牽扯到業主、物業、廢品回收方甚至政府管理部門的各方利益。若再無盡職的業委會為弱勢的業主發聲,高檔小區都無法改善垃圾隨意堆放的慘象。


後記:2個多小時的訪談結束,Q先生便急忙趕去辦理個人事務。走訪了一個又一個小區後,我愈發感慨業委會工作的繁瑣和不易。俗語說“吃力不討好”,摸索著合規運轉業委會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而熱情投身業委會事務的委員多會遇到業主質疑。業委會委員如今要上知宣傳,下通工程,最好再手眼通天,方可辦好這份義務工。只得心中暗自敬服,每一位業委會參與者都是鬥士!

我們傳統認為,財富和認識或許成正比,也許豪宅區的業委會,可能會比較和諧,我們現在看到是一套基本在1500W左右一套房屋,車位價格在180W左右單價的小區,深入交流,發現困難依舊、困惑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