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規劃不該是「泥人張」

開發商與業主的糾紛常有,雖然不同樓盤的是非曲直各不相同,但印象中,不管是處於強勢地位的開發商,還是相對弱勢的業主,認錯、糾錯都是件難事。這不,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明明是開發商不佔理的糾紛,可人家就是“蠻不認錯”,一副看你能把我咋的模樣。當然,業主不講理的案例,也並非沒有。

拿這起蝴蝶海苑小區的糾紛來看,對於小區的大門、車庫出口、地面佈局等問題,二期與三期的業主或許存在不同的訴求,但如果都強調自我訴求,小區規劃等法律約定可以根據各自利益任意解讀、隨便更改,這類糾紛就永遠糾纏不清。

小區的規劃並非一定不能改動,但規劃改動必須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業主也至少應該有知情權,否則就是違規,這對相關各方來說應該是常識。現在該小區問題焦點,集中到了規劃和城管部門認定房產公司涉嫌私自改動;而房產公司聲稱所有調整規劃,包括入口,交付時都經過驗收,都是合規的。到底該信誰?是否在扯皮?目前業主心裡也未必有譜。

小區規劃本來就不該是隨便拿捏的“泥人張”。好在認定房產公司是否涉嫌私自改動規劃這事,應該並不太難。確認之後,業主才有更充分的依據表達訴求、捍衛權益。相關各方都嚴格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行政、行事、糾錯,許多看起來“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紛就能迎刃而解。胡曉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