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生「十件實事」有序推進

記者昨日從市政府督查室瞭解到,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2018我市民生“十件實事”正有序推進。

為民辦“十件實事”是市委、市政府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所確立的重要事項。2018年我市民生“十件實事”涉及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民生問題,自今年6月21日在市第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公佈後,很快就分解為具體工作事項並分配到相關責任單位。自工作開展以來,各相關責任單位圍繞目標細化任務,倒排工期狠抓推進,全力攻堅主動作為,大部分事項按照既定時間節點扎實推進。截至10月31日,十件實事部分工作已完成或正積極推進。

實現水稻生產功能區農業保險全覆蓋。農業保險保險費分擔比例按照財政部和省財政廳《農業保險方案》規定比例分擔,全市共涉及99811戶,種植水稻面積540230.26畝,投保率100%,縣區財政共代繳保費共計422.17萬元;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水稻種植完成投保5163887.8畝。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中小學教育發展得以提升。市中心城區計劃改擴建學校6所,其中,羊山新區戴廟小學改建工程已完成並交付使用;羊山實驗小學改擴建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正進行內外粉刷和室內裝修。

城區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如火如荼。維修和改造背街小巷方面,溮河區20條已全部完成,平橋區20條已完成19條。改造提升新老城區道路綠化方面,平橋區2條、羊山新區2條已完成;溮河區2條正施工建設。

城鄉電網建設改造傳來喜訊。全市88個深度貧困村電網進行改造升級已完成;110千伏及以上電網續建項目,已竣工投產項目7個,在建8個,完成率89.3%。

持續實施學校(幼兒園)“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所涉及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共計227所,已完成設施建設及安裝227所,已連接省(市)網上監管平臺223所,完成率98.24%。

棚戶區改造工程進展順利。全市計劃開工建設棚改項目39個、16654套,總投資1074284.86萬元。已開工項目35個、10663套,開工率64%。其中,息縣、淮濱縣、光山縣、潢川縣、商城縣、新縣、南灣湖風景區開工率為100%,溮河區開工率為90%。

建設中心城區建築垃圾處置場方面,市中心城區計劃建設建築垃圾消納場4座。分別是羊山新區、溮河區、平橋區和南灣湖風景區各1座,整體工作進展尚可。

城市公交提升工程方面,計劃購置新能源空調車輛200輛,首批100輛已下線待交付,正籌備剩餘100輛購置工作,組織調研和規劃新增5條公交線路。

記者在採訪中同時瞭解到,進展慢於時序進度的有城市標準化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程、城鄉醫療衛生室服務提質工程,部分中小學教育提升工程、部分棚戶區改造工程和部分城區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分別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影響了既定的工作進度。

對於進展緩慢的工作,市政府有關負責人明確提出,牽頭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切實發揮牽頭作用,主動溝通對接,在問題面前不等不靠,最大限度地凝聚工作合力,快速推進實事辦理進度,相關責任單位要高度重視,實施單位務必加快推進,務必按時完成。堅持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強化質量監管,確保每個民生項目都建設成為經得起檢驗的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

“下一步我們還會進一步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對進展快、落實好的工作及責任單位通報表揚;對進展慢、效果差的工作及責任單位通報批評,並在媒體上曝光;對不作為、慢作為導致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單位責任人追責問責。確保‘十件實事’圓滿完成,真正做到為民所辦、為民所惠。”市政府督查室負責同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