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國:帶動小山村致富的好支書

陳傳國,男,1964年3月生,臨港區黃嵐辦事處胡家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面對曾經的“髒亂差”村莊,陳傳國不忘入黨初心,任職11年來,一心為民謀福利,一心為村謀發展,成為村民離不開的“主心骨”。

投入村莊建設

把村事當家事做

胡家北村過去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髒亂差”村莊,基礎設施發展滯後,農業生產條件差。陳傳國上任後,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率先扛起整治村莊、發展村莊的重任。他把村裡每件事當成自家事,帶頭開展村裡環境衛生整治。村民不配合、幹部勁頭不高,他就帶領黨員幹部一家一戶做工作,一家一戶搞動員,把村民的生活習慣逐步扭轉過來,漸漸獲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不到半年時間,“髒亂差”的環境衛生整治難題就得到了徹底解決。

在處理日常村務工作時,陳傳國把村委當家住,堅持每天開“兩委”會統籌安排工作。在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過程中,陳傳國親自招標定標、規劃土地、填報預算,一舉改變了胡家北村基礎設施落後局面。在村莊建設過程中,他經常承受巨大思想壓力,有時一天僅睡5小時。2015年初,陳傳國被查出肺部疾病,手術切除了一片肺葉,但他一直掛念村裡事務,拖病堅持工作。在他的努力下,胡家北村當年被評為臨港區農村工作先進單位。

陈传国:带动小山村致富的好支书

陳傳國在清理雜草 資料片

帶動村民致富

把村民當作親人

現如今,走進胡家北村,閒玩的人少了,村民們大多在大棚裡忙活。

兩年前,村內無特色產業,村民經濟收入長期無穩定來源。陳傳國通過調研發現,老百姓缺的不是力氣,缺的是知識、信息和技能。他積極向黃嵐辦事處尋求支持,經常性邀請專家、農技人員來村授課,拓寬村民增收眼光和渠道。同時,他還多次組織村“兩委”成員和有意願村民到外地觀摩學習,用鮮活經驗激發村民們的致富幹勁。

2017年,在與群眾反覆商量、溝通後,陳傳國決心通過種植黑木耳帶動村民致富,還協調幫扶單位籌資32.5萬元建起了5個標準化大棚,佔地15畝,每個大棚培植2萬個木耳培養袋,生產新鮮木耳2萬多斤,40多名村民獲得勞動增收機會,年總收入達到14萬餘元。

幫扶困難群眾

把工作當事業幹

村民陳仔仁和遲新玉,是村裡出了名的兩個貧困戶。陳仔仁心臟不好,行動不便,老兩口長期居住在村裡的老破房子裡;遲新玉老伴二級殘疾,生活難以自理,兒子文化水平不高,家庭生活一度十分拮据,房屋破損也沒錢修繕。作為村黨支部書記,陳傳國積極尋求幫助,集全體村民之力為兩家修繕了房屋,讓兩家人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他還帶頭參與1名黨員幫扶5名困難群眾“1+5”幫帶活動;組建聯村工作團隊照料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自201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陳傳國共為群眾辦好事實事480件,先後走訪慰問群眾525人次,徵求各類意見建議342條,較好地發揮了黨員幹部示範引導和先鋒模範作用。(市文明辦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