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初步形成秸稈綜合利用 助民「田海拾寶」

大慶網訊(通訊員黃曉麗 大慶日報記者肖瑤)日前,在肇州縣永勝鄉一處收割不久的農田裡,一臺嶄新的機器轟鳴著駛過,機器下方散落的秸稈被席捲一空。不久後機器停下,“吐”出長方形的秸稈捆。隨後,這些秸稈捆被送到了附近的收儲站。

同時,肇州縣二井鎮黎明村的農戶們正在以置換成品的方式把自家秸稈賣給藍天秸稈專業合作社,以此減少每年收集秸稈和燃煤的費用。據瞭解,僅今年秋季,藍天秸稈專業合作社就收儲秸稈1000餘噸,利潤高達20餘萬元。

在秸稈禁燒的背景下,肇州縣想方設法利用秸稈資源,變廢為寶式地解決秸稈回收問題。如今,肇州縣已初步形成秸稈原料化、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和能源化“五化”並重的綜合多元利用格局。

秸稈還田靠農戶。農戶是秸稈還田的第一踐行者。

劉瑜是肇州縣雙發鄉的一名種植大戶,他種植的600餘畝田地所產生的秸稈已經全部還田。他對記者說道:“作為種糧大戶,我們應該在政府帶動下起到表率作用,我購買了免耕播種機,實行秸稈粉碎覆蓋還田。秸稈還田能肥沃土地。知道我購買了這樣的機器,我們村好多農戶都預約了明年我為他們耕種。”

肇州縣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應用技術,通過秸稈深松翻埋還田、堆漚腐熟還田、免耕覆蓋還田等多種還田模式示範帶動,2018年秸稈還田面積達到53萬畝,利用秸稈50萬噸。

秸稈離田有妙招。肇州縣為破解秸稈收儲“最初一公里”難題,積極推進專業收儲場建設工作,通過圍繞燃料站佈局建設、產業扶貧政策帶動建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再建設等方式,形成“燃料站有配套收儲場,村級有示範收儲場,鄉鎮有家庭農場或合作社收儲場”的收儲利用體系,預計今年全縣各類秸稈收儲場總數可達到37個,收儲面積將達到111萬畝,離田秸稈37萬噸,為秸稈離田再利用打下堅實基礎。

肇州縣藍天秸稈專業合作社就是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一家秸稈固化成型燃料點,公司將秸稈回收粉碎、擠壓成型生產顆粒燃料,這種顆粒燃料可替代煤,卻不含二氧化硫,能直接減少對一次能源的消耗,減輕大氣汙染。不僅解決了燒荒帶來的嚴重汙染,而且增加了農民收入。

肇州縣農業局工作人員高睿告訴記者:“我們一直在全縣適宜地區加快試點村建設,通過試點村帶動引導農戶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了更好地利用離田秸稈,縣裡還制定了14個新建燃料站建設方案。截至目前,14處燃料站收儲運設備已經全部購置到位,1處燃料站開始試運營。”

據瞭解,肇州縣玉米種植面積170餘萬畝,在秸稈綜合利用以還田為主基礎上,積極開展秸稈產業化利用。今年預計共產生各類秸稈量190餘萬噸,可收集秸稈162萬噸,通過秸稈制肥、秸稈顆粒燃料、秸稈飼料等綜合利用總量約13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可達81%,較去年提升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