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點蛋的故事|當我們的棺材變成了一顆蛋

“櫻花這麼美,你知道是為什麼嗎?”遊佐把手舉到額上,像是要遮住上午高升的太陽。“為什麼呢?”涼子直髮齊肩,穿著白色連衣裙,繫著紅色腰帶。“因為,櫻花樹下埋著屍體。”-節選之渡邊淳一的《櫻花樹下》

扯點蛋的故事|當我們的棺材變成了一顆蛋

不好意思了

借一段文字牽扯一下我們心底複雜的情感,也許,在世人的潛意識裡或者也隱隱希望著,人的靈魂會化為樹的精靈,讓生者思念之心繼續有所寄託吧。

當然今天不是來聊一篇悽美愛情故事的,不過這文學作品倒是直接指出了,人死後直接回歸大地可化作植物養分,卻是正常自然現象,這個層面與悲傷無關。或許將生命之後的有型剩餘回饋給世界,其實是如此天經地義,甚至會充滿著平和灑脫的意義呢?

言歸正傳吧

一家意大利公司的兩位設計師Anna和Raoul搞出了個“讓你死後變大樹”的浪漫發明。而且他們的方案還很有趣,首先要請你over之後要先“蛋”定一下。具體來說就是製造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蛋狀膠囊,屍體裝到裡邊連著一棵樹種,逝者提供養料最後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出現。設計師說了啊,咱這個人體啊,內含有很多植物需要的各種元素:氫氧碳氮硫磷什麼的,都是很好的營養哦。

扯點蛋的故事|當我們的棺材變成了一顆蛋

怎麼說呢,反正感覺還是有點怪怪的。這個時候小編我還真想到一些暗黑科幻片裡的有些劇情,人死後,營養不浪費繼續用---,話說有點雞皮疙瘩起來了。

扯點蛋的故事|當我們的棺材變成了一顆蛋

不過繼續瞭解下去的話,倒是感覺還是有一種清新幹淨的情緒回來了。這票腦洞大開兼顧熱情洋溢的的意大利人,已經開始思考怎麼為你準備最佳的身後事了,多麼好的洋雷鋒……

完整計劃是這樣

將埋葬的“棺材蛋”(此詞為小編獨創)聚集在一塊類似公墓的區域,將來就可種成整片森林。親友掃墓來了,別帶花、別帶香火、別帶果子供品、別帶冥錢,別帶紙紮車子和房子(不過貌似歪果仁也不好這些啊),就這樣,請走進這篇枝葉茂盛鳥語花香充滿回憶的森林中緬懷著逝者。此情此景小編我也要吟上幾句:“我在那蛋兒裡重生,變成小樹充滿靈氣。你來看我不會壓抑,聽聽我在重新呼吸”。

扯點蛋的故事|當我們的棺材變成了一顆蛋

現在這家公司已經收到上萬份訂單。之前經過眾籌的一種小型的骨灰棺材蛋已經生產,不過“大蛋”還在開發(看來目前人們從火葬轉單純土葬的方式還是需要心理適應一下),聽說計劃2018年以後就能投入生產了。是不是很有特點?當然客戶可自由選擇樹種,蛋的位置也會被GPS定位準確標註,不至於懷念往生者時會磕錯了頭。想想啊,以前棺材是費木頭,現在棺材是長木頭,支持環保也很到位啊。

  • “你的生命將重新蛋生一回,做好準備了嗎?”

  • “還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