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投世界:瘋狂的創業大潮下,創業者是最焦慮的那一羣人嗎?

在融投世界看來,中國的創業環境雖然在不斷向好,但相對來說最難的還是投資人,投資的成功概率低,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投10個項目成功一兩個,前幾個項目都賠了,等到最後才一個成功了,投資人所面臨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融投世界”統計中,中國幾家較為知名的投資機構,每家每年平均投資100多個項目,平均創造了10幾個估值10億以上的公司,佔所投項目比例為7%左右;平均IPO項目數量為3個,IPO比例為1.5%;這幾家投資機構從未執行過回購條款,平均每個投資機構綜合退出率為4.7%。

融投世界:瘋狂的創業大潮下,創業者是最焦慮的那一群人嗎?

這也就是說,在中國市場,只要有3家IPO,甚至哪怕一家IPO,就可以稱得上中國頂級投資機構;這也同樣意味著,機構投資100個項目,可能只有5個左右能順利退出。

投資人相對於VC/PE來說,其回報週期長到無法直視,短則5、6年,長則十幾年,如果趕上運氣不好,甚至項目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更別談回報了。如此低的成功率,投資人們能不焦慮嗎?

曾李青曾講過投過一個項目,剛投完沒多久團隊就解散了,“解散原因太狗血”,他擺擺手不想多說。雖然錢沒花完,還給留了一部分,但也足以顛覆他作為投資人的價值觀了。所以融投世界認為做投資人,首先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

而李竹也曾表示過。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人工養殖蟲草的項目,當時這個項目並不成熟,但他很看好生物領域,覺得“遇到了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即使不是很懂也毅然決然地投了3000萬人民幣,結果這個項目失敗了,讓他賠了一筆。因此融投世界覺得在誘惑面前一定要堅守底線,任何違背常識的東西都是不正常的。投資者對於項目不一定達到完全相信的程度,但至少自己要覺得能夠理解,再去選擇投資。

而且就算出手少,也不一定就能避開所有的“雷區”。今日投資董事長何伯權,在投資圈屬於“點射型”投資人,投得項目不多,成功率卻極高。

創辦樂百氏出身的他,早期投資的領域都是傳統服務業,後來遇到一個做電子商務賣鑽石的,僅憑興趣,決定拍板投資。這個項目在掙扎了四五年後還是失敗了。所以在融投世界看來,投資人在投資項目時一定要選擇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上投,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把投資做成自己的人生,選定一些方向,然後選定一些目標,一個一個去做好。

融投世界:瘋狂的創業大潮下,創業者是最焦慮的那一群人嗎?

在這個“小富靠勤、大富靠命”的行業裡,投資人們不但要每天大量看項目,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程度,謹防被創業者的高估值所欺騙。

所以,融投世界一直致力於整合國內優質資產、項目、股權、產業鏈信息並免費開放給數以萬計的金融機構和數千萬家的企業,構建去中介化的合作模式,讓資產精準直面有投資訴求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在無風險情況下,提升資產包括股權增值與議價空間,企業和金融機構也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符合他們投資訴求與風險偏好的各類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