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娃成爲國事,20年後房比人多?太天真了!

前言

當生娃成為國事,20年後房比人多?太天真了!

(全文共800字,閱讀需要2分鐘)

上週人民日報發文“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然後西瓜君截取了幾個點贊最高的評論:

當生娃成為國事,20年後房比人多?太天真了!

當生娃成為國事,20年後房比人多?太天真了!

從中可以看出現在適齡人口的生育意願越來越低了。在2017二胎開放後的第二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比16年減少了63萬人,而且二胎佔到了一半,要知道專家們的預期是二胎開放後出生人口將近2100萬!

官方給出的生育率為1.5,但國際組織給出的數據為1.2左右,中國成為少數幾個未富低生育國家

人口下降已成定局!

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人口作為樓市的根基會對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房價產生何等影響呢?


大城市已經未雨綢繆

當生娃成為國事,20年後房比人多?太天真了!

今年初各地的搶人大戰如火如荼,紛紛頒佈人才引進的條例,這不是正準備未來過冬的糧食嗎?新市民就意味著“剛需”,有剛需自然就有穩定樓市房價的底氣。

關於人口下降、老齡化,我們隔壁的日本已經持續了20年,其樓市走向對我們有不少借鑑意義: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據,2017年,全日本地價連續第26年下降,但三大都市地價則繼續回升,東京、大阪,名古屋地價上升1.2%,而地方都市地價下降0.9%。所以人口下降後,房價會怎麼走,日本已經給出答案了。

邊緣城市人口會逐漸向一二線城市遷移,無論是學校、醫院、交通基礎設施,都須要人口做支撐,一個人口十幾萬而且密度低的小縣城估計連火車都不會願意停一下,因為客源太少,所以大城市總是佔據做好的公共服務和商業資源,這也促使了小城市和農村人口加速向大城市遷移,而新近的人口會抵消到人口下降帶來的影響,人口=房價,一二線城市房價不僅不會下跌還有穩步上升的可能性!

土地資源對房價的影響其實不在於其稀缺性,而在於控制土地的那一方願不願意加大土地供應,日本東京都市圈吸納了全日本四分之一的人口,其房價雖高但也沒有突破天際!


結語

當生娃成為國事,20年後房比人多?太天真了!

家裡有礦的請無視這篇文章!

未來的樓市分化的會越來越明顯,但能安放得下靈魂和身體的地方就是家,以夢為馬,隨處可棲

往期文章回顧

《 》

《 》

當生娃成為國事,20年後房比人多?太天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