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总统的父亲,这样“教”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里根总统的父亲,这样“教”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里根是非常受美国人民欢迎的一位总统。其实,他的成功和他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窥知一二:

里根总统小时候,有一次玩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

邻居马上就跑到了里根的家里,气势汹汹地要求里根赔偿12.5美元。

里根既内疚又害怕,面对邻居的要求也感到束手无策,只能可怜巴巴地看着站在一边的父亲,期待父亲能过来“解救”他。

父亲当然知道里根是在期待他来帮助自己解围,但是面对儿子闯下的祸,他既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马上迎上前去安抚邻居,只是平静而严肃地对里根说:

我可以先帮你垫付这12.5美元,但今天确实是你砸坏了人家的玻璃,理应由你来赔偿。所以你必须保证一年后把这12.5美元还给我。

父亲的要求合情合理,里根找不到什么理由反对,只好无奈地答应。

此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里根都会到餐厅去刷盘子。几个月的辛苦工作,最后他终于凑齐了这12.5美元,并把它交到了父亲的手里。

人们一向认为“子债父还”是天经地义的,如果里根的父亲当场就帮里根偿还了这12.5美元似乎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儿子的错误面前,里根的父亲不但不包庇,甚至还明确地告诉里根:这错误是你犯下的,除了你自己没人应该承担责任,包括父亲也不行。

里根总统的父亲,这样“教”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因此整个事件中,里根的父亲做到了这可贵的两点:

1.教孩子学会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让孩子用行动去承担应负的责任

归因方式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一个人面对后果,寻找和归结原因的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在发生一件事的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使用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从客观的角度,而不总是从别人或其他事物身上找原因,那么这个人就更倾向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显得更有担当。

用行动来承担责任非常关键。

“承担责任”并不只能流于嘴上说说,还应付诸行动。事件中里根的父亲不但教会了里根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还让他用切实的行动去实现应负的责任:

让儿子辛苦地去餐馆打工就是告诉儿子:犯任何错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2.在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态度决定成败

这也是里根父亲非常可贵的一点。

倘若看到儿子闯了祸,父亲就不停地责备、埋怨里根,甚至大发雷霆,这样不但不能塑造里根的责任感,反而会让里根容易不负责任。

为什么?

因为孩子受到责备的时候,他们内心中原本内疚、羞愧、紧张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心理学上讲,你的语言暴力、喋喋不休或其他不合适的惩罚,会起到一个“情绪转移”的作用,且让犯错的孩子有一种“我已经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代价”的感觉,从而不会去真正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孩子眼里,接受你的指责、咆哮、怒骂需要消耗他们很多的精神和身体能量。

别忘了,里根父亲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态度是“平静而严肃”

注意力全部在“如何承担责任”而非“声讨”

他话语不多,却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落到实处。

里根总统的父亲,这样“教”出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当然,我们不必生搬硬套,如果幼小的孩子犯了错也让他去打工还钱。只需从故事中学习里根父亲的教育理念,

比如说,不去做那种:面对孩子的错误,一边责怪孩子,一边出面帮助解决问题、主动承担责任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