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簡稱爲什麼不是徽?而是皖?竟然和這個市有關!

安徽襟江帶淮,沿江通海,經濟繁榮,教育發達。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徽商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明清時期,安徽商人遍佈全國乃至海外,留下“無徽不成商”的美名。

安徽簡稱為什麼不是徽?而是皖?竟然和這個市有關!

那麼,對於徽商、徽文化如此出名的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而不是“徽”呢?換而言之,簡稱“徽”不是更好嗎?

首先,在筆者看來,安徽省之所以不簡稱“徽”,主要因為是徽文化、徽商的範圍並不侷限於今安徽省一帶。

比如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稱“徽幫”,指徽州(府)籍商人的總稱 。

徽商來自徽州,包括歙、休寧、婺源、祁門、黟、績溪六縣,即古代的新安郡。

其中,就婺源來說,主要指今天江西省的婺源縣。

安徽簡稱為什麼不是徽?而是皖?竟然和這個市有關!

換而言之,徽商並不等於安徽商人。與此相對應的是,就皖商來說,則可以和安徽商人劃等號。並且,皖文化起源自安徽省安慶市一帶。

由此,安徽省不簡稱“徽”,就如同江蘇省沒有簡稱“吳”一樣,因為吳文化的範圍包含了今江蘇、安徽、浙江等地,也即並不侷限於某一個省。

安徽省的簡稱“皖”,字從白從完,完亦聲。

“白”指日出與日落之間的天色。“完”指“完好”、“完美”。

“白”與“完”聯合起來表示“完美的白色”、“無瑕的白色”。

由此,對於“皖”這個字,包含了非常美好的寓意。

早在春秋時期,皖還是今安徽省安慶市一帶諸侯國的名稱。

《禹貢》揚州之域, 春秋時為皖國, 戰國屬楚, 秦屬九江郡,二漢屬廬江郡。——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據史料記載,皖國故治在今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北。

安徽簡稱為什麼不是徽?而是皖?竟然和這個市有關!

因為是小諸侯國,所以到了戰國時期,皖國就被消滅了,該地區成為楚國的疆域。

除了皖國,對於今安徽省潛山市一帶的天柱山,古稱“皖山”或者“皖公山”。

天柱山因獨特的自然景觀,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早在漢武帝時就封為“南嶽”。

最後,皖河(古稱皖水,在安慶城西南匯入長江);皖江文化,即“安慶地區的歷史文化”,是以潛山為中心的古皖文化,是江淮文化的發祥地。

安徽簡稱為什麼不是徽?而是皖?竟然和這個市有關!

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徽文化、廬州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

對於皖江文化來說,核心區域在今安慶市一帶。

而在安徽省的歷史上,安慶曾是省會。

由此,對於安徽省來說,最終簡稱“皖”,而不是“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