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调整“涨工资”,10月执行!

节后上班,回归工作的你是不是有点沮丧?

说点高兴的事情吧,10月发工资了吗?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工资条上的扣税发生了变化?

拿到工资条要注意看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个税是否按新的税率扣税?

2019年1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将正式实施,为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执行新税法过渡政策,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执行新的税率。

重要提醒

有单位在10月依法发放9月份工资,就可以适用5000元个税起征点,这意味着你的到手收入变多了!

据测算,新规执行后,月收入2万元以下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快看你10月份到手工资能涨多少钱吧 ↓↓↓

个税调整“涨工资”,10月执行!

如果发现个税扣除有误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10月份工资条上的个税还是按照旧税法计算税款,可以先向单位个人所得税扣缴经办人员咨询,如果工资条上的税款确实对应的是10月份收入,单位又不愿意改正的,纳税人可以向单位主管税务机关反映。

个税调整“涨工资”,10月执行!

单位不提供工资条涉嫌违法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这就意味着,单位发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不向员工提供类似“工资条”的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工资条注意事项,不懂可能会吃亏

1、看发放时间

拿到工资条,首先要看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用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的,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看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

工资条拿到手后,得看上面的数字是否按劳动合同签订的数额足值发放。用工单位不可以用实物代替货币工资。

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个人缴纳费用、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这几项费用按标准进行缴纳,其他项目非特殊情况不得扣除。单位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分项工资。

3、看是否符合最低标准

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

4、看企业年金

有企业年金的企业职工,查看企业年金缴费情况。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具体而言,劳动者可查看企业缴费是否按照企业年金方案确定的比例和办法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以及职工个人缴费情况。

5、看职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查看职业年金缴费情况。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