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虧損1.2億,徐明星還OK嗎?

這已經是徐明星第N次被送上微博熱搜了,這一次送他上去的,是一篇刷爆幣圈的文章《追蹤徐明星》。參與“追蹤”的人來自全國各地,有負債累累走投無路的工薪族,有一夜之間虧損1.2億的重慶姑娘。

這一切的噩夢,都來源於OKEX的合約交易。

我能輸給自己,但不能輸給拔網線

此刻,距離年初敵敵畏潑向徐明星的事情,已經過去了7個月。據統計,這已經是今年OK維權潮的第4波——

1、3月,投資人楊超因短信提醒不及時導致爆倉,虧損共計超過1100萬,故拿著敵敵畏維權索賠。且前往徐明星江蘇老家,向其88歲的爺爺潑漆。

2、5月,OK因平臺漏洞、凍結賬戶等問題,造成了投資人被強制爆倉,投資人去OK辦公樓組團拉橫幅跳樓。

3、9月,大批維權者圍堵了在上海出差的徐明星,徐明星被帶去派出所協助調查,24小時後被釋放。

4、10月,投資人在OK門口下跪大喊“還我血汗錢”的視頻刷遍幣圈,眾多投資人與OK安保人員在門口發生衝突。

跟今年有名的330慘案一樣,每當處於關鍵交易節點,OK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宕機、數據錯誤、無法登陸、無法交易等故障,等一覺醒來重新恢復正常後,投資人卻發現自己的賬戶已經被血洗一空。


一夜虧損1.2億,徐明星還OK嗎?


“我能接受自己判斷失誤虧損,但我不能接受OK平臺問題導致的爆倉。”投資者們如是說道。

不是每一次宕機都能靠“回滾交易” 就能解決的,中心化是區塊鏈世界的原罪,OK這種中心化交易所也不例外,背上了“機器人刷量造假”的鍋,同時也背上了“能隨意操控數據”的惡名。

然而真香定律適用於任何一個領域,OK的爆倉者們嘴上罵罵咧咧,卻又一次次加保證金,妄圖翻盤。直到20倍的槓桿鉅額虧損教他們做人。

20倍槓桿:高風險撬動高收益

傳統期貨的交易所比如股指是3倍槓桿,農產品是10倍槓桿,而OK的期貨動輒10倍、20倍,要的就是刺激,玩的就是心跳。而這還不算什麼,國外的Bitms(現已更名為Biex)推出了500倍槓桿,一秒天堂一秒地獄,腎上腺素飆升只用一瞬間。


一夜虧損1.2億,徐明星還OK嗎?


​每個玩期貨的幣民,心中都有一個百倍夢,且大多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我想獲得高收益,就必須得承擔爆倉的高風險。

但這恰恰只是一個“投資失敗”的洗腦藉口,自從OK推出合約交易以來,爆倉事件頻繁發生,高收益的沒見多少,高風險的甚至家破人亡的倒是見了一大堆。基本上可以歸為以下幾個特性:

1、贏了一個人美滋滋,輸了就要找你全家拼命;

2、贏了我就覺得你合法,輸了我就覺得你平臺有問題;

3、雖然我知道期貨風險很大,但我還是想賭一把。

規避期貨爆倉風險的唯一辦法就是:不玩,別碰。除非你是一個在傳統金融領域已經千錘百煉的期貨老手,或許才有能力在數字貨幣市場中勉強立足。

當“維權”變成了“尋釁滋事”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發現,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起初OK還有客服回應登記這些問題,久而久之,卻變成了不了了之。

當普通的找客服反映問題提交工單無濟於事之後,一哭二鬧三上吊成了最有效的辦法,相傳鬧得最兇最知名的幾個人已經被內部公關和解,拿到了100%的損失賠償金。

隨後OK維權圈裡誕生了奇葩的一幕,大家都在用各種死法將事情搞大,以求獲得徐明星的同情和憐憫。一次次的極端維權,從堵門到闖入大樓,從徐明星到OK的保安、法務,能逮住的全部逮住,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人們以對抗的姿態站到了OK老總徐明星面前。

很難想象,一旦開了這個賠償先例,是否會重演萬科房鬧的故事。爆倉和維權,將會變成死循環。

《追蹤徐明星》成了壓死徐明星的最後一根稻草,徐明星於昨日發佈了一條微博,將這些所謂的聚眾維權行為定義成“尋釁滋事”,並指出文章裡的“和解賠償協議”系偽造的。


一夜虧損1.2億,徐明星還OK嗎?



一夜虧損1.2億,徐明星還OK嗎?



一夜虧損1.2億,徐明星還OK嗎?


​公眾號幣須有法的李倩律師表示,這份協議本身並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因此如果是真的和解書,那麼具有法律效力。

戲劇性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就在我寫文之時,徐明星悄無聲息地刪掉了這條微博。不排除被文中的“幕後老闆賀樹龍”私下公關掉的可能性。

暴風中心的OK,將如何反思?

如果說像86bex這樣的小型野雞交易所,頻繁出現問題還能理解成為“自家技術不精”,但像OK這樣已經擁有了很大體量用戶的知名交易所,頻繁出現離奇宕機,頻繁造成強制爆倉,一遇到併發交易量過大就限制衝提,的確顯得沒有格調。

交易所守著大量資金的大門,暗箱操作玩個“回手掏”,其實對平臺來說只是動動手指的事情。至於OK是否真的跟傳聞中說的那樣,無下限故意拔網線宕機來收割用戶,我們無從知曉。

相比火幣和幣安,OK在維權潮中深陷負面輿論漩渦,其信任值將會遭受重大打擊。該怎麼優化平臺,拿出賠償舉措,OK心裡恐怕得有點數。

如果一覺醒來還不知道什麼是絕望,那就再睡一覺。道理說得再多,也不如一次爆倉換來的血淚。

然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人在虧得傾家蕩產,有人還在抱著僥倖心理繼續試水。

就比如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群裡又發出了一張OK的合約交易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