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信網債轉降速 債權來源存疑

金信网债转降速 债权来源存疑

中經金融:follow me!

優質標的和債轉速度儼然成為互金平臺實力象徵。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自2018年7月18日,金信網開始施行債權轉讓政策,也就是到期後的集合標,平臺為其尋找轉讓者,轉讓出去後,投資者才可以提現。

不過,部分投資者表示,7月有兩筆季度金到期,回款顯示已回款完畢入賬,但是資金並未到可提現賬戶中。

對此問題,金信網方面表示,“目前金信網債轉已上線兩個多月,債轉速度視市場情況而定,目前無法預估評論時效”。

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金信網此前曾遭質疑的債權來源問題依然懸而未決,大量產品債權來源並不明晰。

集合標風險

記者注意到金信網近期的成交量一直持續下滑,網貸之家公開數據顯示,自2018年7月底開始至今,金信網每日成交量在千萬左右,9月19日的成交量在749萬。

天眼研究院公佈的數據顯示,金信網在近30日的資金流入為-1,873.45萬元,目前待償金額為2.41億元。自2018年8月12日開始,平均每日的待收本金為幾百萬到上千萬,但資金流入都為0,連續近兩個月為資金淨流出。

雖然上述兩家機構統計金信網日均資金流入流出的數據不盡相同,但其結果都顯示金信網目前面臨的資金流入情況不容樂觀。

對此問題,金信網方面表示,“目前很多平臺都面臨資金難題,出借人在市場恐慌氛圍下加大提現,使市場大環境出現資金減少情況,新出藉資金業績整體下滑成為一個行業性問題。金信網也正經歷著這樣的考驗,受市場眾多因素影響,平臺出現短時間內債權轉讓規模較大的情況”。

同時對方表示,“待還金額與之前相對較高的成交規模相對應,但與金信網目前的現金壓力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不存在現金流壓力一說。但成交量的持續下滑確實影響了用戶的體驗和對平臺的信任感,金信網也一直在積極進行用戶宣導和用戶教育”。記者注意到,金信網主推的產品系列,優選系列全部為債權打包產品,投資期限從1個月到36個月不等,收益區間為年化6.8%到11.4%,投資期限越長收益越高。

記者發現,投資者在投資之前無法看到借款人的相關信息,只有優選計劃相關介紹以及投資記錄。但在投資完成匹配後,平臺生成的借款合同上,會標明借款人的姓名、身份證號信息。

對於信息披露問題,金信網方面表示,目前,金信網的優選系列產品正在與金鼎寶、信安寶等產品合併優化,並同步排期上線。後期,所有的產品都將按照合規要求,在顯著位置披露標的的授權服務期,同時也披露標的底層資產的持有期限,增強信息披露,進一步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優化用戶體驗。

事實上,對於平臺提供的集合標形式,在2017年底就引起行業討論。北京金融辦曾明確禁止集合標模式,此外,廣東互金協會也曾明確了“債權不得打包轉讓,網貸平臺應做好信息審核工作並充分披露信息”。此前,多位業內人士公開評論認為,集合標形式導致信用鏈條無形中拉長,風險加劇,資金是否會流入平臺缺乏有效監管。

自主獲客?

公開信息顯示,金信網主要從事小額信用貸業務,早期資產端主要來自信和財富,由信和匯金提供並風控保障,目前平臺已獨立開發貸款端貸乎。對於金信網債權的來源,公開報道中曾經有過多種猜測,普遍指向信合財富及旗下的信合匯金等渠道。

此前,融360的調研稱金信網的運營模式是,由信和財富在線下獲得借款人,對借款人進行信審、風控,然後推薦合適的借款人到金信網,金信網再從中選取合適的債權打包,列入集合投資計劃。

此前的公開報道中,金信網的客服表示,金信網資產方的合作機構是信和匯金。“信和匯金提供100%本息擔保,至於信和匯金把錢貸給了誰、做什麼用,想要知道的話,建議去諮詢信和財富”。

2017年下半年,金信網對債權來源和股權結構做出變更,從信合財富及其相關的平臺中分拆出來。

對於當前優選計劃的債權來源,金信網方面對記者表示,“金信網目前的債權來源大多是自主渠道而來,債權人為自主獲客。金信網與信和匯金此前僅在信息採集、下戶核實等方面有合作,信和匯金是一家信用借款諮詢服務機構,並不為金信網推送債權人。”

據瞭解,信和匯金全稱為“信和匯金信息諮詢(北京)有限公司”,為信合財富旗下公司。

信和匯金重現?

資料顯示,信和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曾兩度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2015年8月19日,信和財富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繫”被列入異常經營,同年9月29日,其依法辦理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的變更登記被移出異常經營;2016年6月20日,信和財富因“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再次被列入異常經營,同年7月4日更正公示的信息被移出異常經營名錄。

2015年7月23日,大連市政府官方網站上發佈了《涉嫌非法集資廣告的通告》,通告中列舉了包括信和財富、策誠財富、鼎立資產等多家企業涉嫌非法集資。

此前,金信網受累信和財富曾遭遇資金連續數日淨流出,之後發佈聲明稱,自媒體發佈的言論極具誤導性,系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的主管臆斷,未經調查取證即徑自錯誤、片面的援引相關內容,作出失實陳述,混淆事實,極易誤導投資者。金信網將保留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不過,記者查閱信息發現,金信網目前主要依靠“貸乎”產品進行導流。

對於貸乎的官方介紹為:“貸乎APP是金信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簡稱‘金信金服’)研發的為授薪人群提供5000~20萬元借款服務的手機端線上信用借款應用,本APP支持為用戶提供3、6、12、18、24、36個月的借款,用戶通過本APP向金信金服提供相應授權信息,獲得在本公司的預估額度,從而實現借款。”

對於“貸乎”的規模金信網並未披露,不過,“貸乎”的上線時間為2017年10月,目前除官網以及安卓和蘋果的官方APP渠道之外,未見到其他的導流渠道。目前金信網公佈的超400億成交規模中,“貸乎”的貢獻度究竟有多大,仍然存疑。

記者聯繫金信網的客服人員,對方表示,“借款可以通過金信網的網站上的借款,或者通過朋友推薦借款。”客服同時還表示,“信和匯金也是金信網的合作機構,目前可以通過金信網的貸乎和信和匯金進行借款。”

對於金信網優選計劃是否仍以信和匯金提供的債權來源為主,金信網方面未回應。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