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曆時高溫天氣未來在我國有可能是常態

據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南京水科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雲日前表示,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的長曆時高溫天氣未來有可能成為常態,局地極端暴雨有增加的趨勢,水庫發生超標準洪水的風險增加,應重視水資源適應性管理。

張建雲在北京召開的第八屆基於全球水文實驗與觀測數據的水流情勢研究國際會議上作上述表示的。本次會議主題為“變化環境下的水文過程與水安全”。

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據《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18年)》數據,1951年至2017年,中國地面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24攝氏度,高於同期全球平均升溫水平。2018年7月24日我國連續12天發佈大範圍高溫天氣預警。

“氣候變化一方面導致我國北方河川徑流和地表水資源減少,另一方面溫度上升使得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用水增加。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將進一步突出。”張建雲說,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一方面要節能減排,另一方面要採用適應性的應對策略,水資源的管理要由綜合管理到適應性管理轉變。

具體而言,一要節水優先,加強需求側管理;二要優化配置,建設跨流域調水工程,形成豐枯互濟的國家水網;三是拓展水源,提高非常規水源利用率;四是多目標協同管理和風險調控,保障協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