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紛紛表示:苦練內功,加快轉向高質量發展軌道

东莞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纷纷表示:苦练内功,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昨日,東莞市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召開。圖為梁維東等市領導與非公經濟代表人士親切握手 記者 鄭琳東 攝

繼中央、省先後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之後,我市緊接著召開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傳達學習貫徹有關會議精神,共商推動我市非公經濟發展大計。與會東莞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備受鼓舞,倍感振奮,紛紛表示要苦練內功,加快轉向高質量發展軌道。

吃下定心丸 發展信心足

東莞市華堅鞋業集團董事長張華榮說,11月1日上午,他有幸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短短兩個半小時,現場響起了陣陣掌聲,我和其他參加了會議的企業家們一樣,感到無比的榮幸、激動和自豪。

世界莞商聯合會會長尹洪衛說,11月2日,莞商會專門組織了一個小規模的學習會,專門學習在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可以說,這個座談會為全國的民營企業家吃了一顆“定心丸”,下了一場及時雨。

“如果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像一陣春風、將籠罩在民營企業家頭上的陰霾吹掉的話,那麼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如此高規格的座談會,就像一場化雨行動,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陽光雨露,內心充滿感動。”廣東唯美陶瓷董事長黃建平激動地說,會議務實高效,乾貨滿滿,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黃建平說,一段時間,受一些輿論左右,部分企業家信心有所動搖。但習近平總書記一錘定音,給大家吃了“定心丸”。相信在中央、省的高度重視下,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市非公經濟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苦練內功 適應高質量發展

黃建平說,當前非公經濟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實事求是地講,內因多、外因少。以陶瓷行業為例,每個月有企業倒閉,但大多與企業脫實向虛或過多使用資金槓桿有關。這也讓企業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聚焦主業穩健發展才能持續健康發展。要從修煉內功著手,主動克服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種種不適應。

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連漢森說,企業最關心的是降低成本,如稅費、社保調整,以及開拓市場、土地供應、開放投資、支持創新、保護企業家精神等方面。協會將積極發揮正能量,加強向會員企業宣傳政策,鼓勵會員善用措施,為東莞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張華榮說,很驚訝、也很感激,東莞這麼快就拿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非公經濟的政策,而且都是乾貨,為企業提前準備了過冬的“糧草彈藥”。這也充分說明了市委、市政府有著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智慧,服務企業的務實作風和堅定決心。接下來,華堅將立足東莞,繼續在“一帶一路”上貢獻力量,創建世界品牌。

收到“大禮包”積極建言獻策

市工商聯主席莫浩棠說,東莞一直以來對非公經濟發展十分重視,市委、市政府兩個月前就在謀劃召開非公經濟大會,並著手製定若干政策舉措。徵求意見稿提出的措施非常貼合工商聯此前調研走訪企業掌握的情況,譬如針對資源要素成本、減輕稅費負擔、人才引進等方面,都有很好新措施。接下來工商聯將引導大家好好學習和把握中央、省和市相關會議精神,吃透政策文件,早日將福利送到企業手中。

尹洪衛建議,在50條的基礎上,多關注一下總部企業用地成本、融資成本和特殊人才引進,在這幾方面能對企業有更強的幫扶措施。黃建平建議,從資金和人才兩個方面,加大對我市非公經濟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完善金融政策,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股權收益的個稅優惠政策,吸引高素質人才。廣東健客醫藥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謝方敏希望,東莞在社保線上支付、扶持企業境外上市等方面,繼續發揚創新、“先行先試”的精神,激發更多經濟活力和動力。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建議,支持創立智能製造服務新模式,打造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首席記者 張安定 記者 黃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