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突破,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是尋找外星人才剛剛開始

摘自:廣西故事

一位先鋒天文學家認為,外星生命很可能存在,人類尋找外星生命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長期以來,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單的觀點一直激發著人們的想象力。

這些想法助長了費米悖論--缺乏證據和對外星文明存在的高概率估計之間的明顯矛盾。

人工智能突破,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是尋找外星人才剛剛開始

尋找外星生命:人類現在只有通過技術才能找到外星生命。

費米悖論認為,地球相對年輕,星際旅行是可以實現的,所以外星生命應該已經與地球取得了聯繫。

但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吉爾·塔特(Jill Tarter)稱,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探索直到現在才真正開始。塔爾特曾在1997年的科幻電影《接觸》(Contact)中飾演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一角,她就是受這位科學家的啟發。

“宇宙是巨大的”,著名的地外生命搜尋研究所(SETI)的前主任塔特博士解釋道。

“如果你建立一個數學模型,我們在50年裡所做的搜索量相當於從地球的海洋裡撈出一杯水去找魚。”

然而,儘管面臨艱鉅的任務,塔爾特博士相信指數級的技術進步是探索的關鍵。

她表示:“人工智能是我們在過去10年裡沒有的絕佳機會。”

人工智能突破,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是尋找外星人才剛剛開始

外星生命搜索:費米悖論認為外星生命應該已經與地球聯繫過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在探索數據集,並要求計算機找到我們定義的特定結構和頻率。

“但是現在人工智能和神經網絡可以被訓練去尋找數據,並簡單地告訴我們除了星系或氣體和塵埃雲的天文發射之外還有什麼--它們看起來很像噪音。”

“這是一個真正的區別--我們並不是說它需要尋找,我們是在查詢數據,以找出除了噪音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東西存在”,她說。

技術簽名--技術的證據--代表了探測外星文明的新嘗試,NASA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關注的是這個由塔特博士首創的相對較新的概念。

人工智能突破,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是尋找外星人才剛剛開始

外星生命探索:古老的科技文明可能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塔特博士如是說。

“但我們所做的是利用技術作為我們的代理。”

她說:“如果我們在那裡發現了一些似乎是有意或無意設計的東西的證據,那麼我們就會認為,在某個時間點上,確實有一些智能工程師或技術專家在這樣做。”

一些科學家,尤其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博士,已經警告不要嘗試與外星人接觸,因為他們擔心外星生命可能“比我們看到的細菌更強大,也不認為我們更有價值”。

塔特博士不同意這種說法,她說:“人們很難擔心,因為那匹馬已經離開了大樓。”

人工智能突破,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是尋找外星人才剛剛開始

外星生命搜索:人工智能被描述為搜索的“絕佳機會”

人工智能突破,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是尋找外星人才剛剛開始

外星生命搜索:技術特徵可以提供技術的證據。

“我們從這個星球傳送電磁波已經有大約一百年了。

“所以這個氣泡從地球上膨脹出來,每年變大1光年,這意味著我們已經宣佈我們的技術大約一百年了。”

“但在過去的24億年裡,我們已經在這個星球上發現了生命,因為我們的大氣由於藻類的大量繁殖而被氧化。”

“所以生命以一種很長一段時間都可以察覺到的方式改變著大氣。”

“我不知道我是否關心這件事。”

人工智能突破,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是尋找外星人才剛剛開始

外星生命搜索:技術簽名需要工程技術。

“如果他們能來到這裡,那麼他們的技術就會比我們先進得多,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開發這種技術。”

因此,我認為他們比我們文明還要古老。

“我想知道,如果你不克服最初幫助你變得聰明的那種咄咄逼人的傾向,你能否成為一個古老文明。”

因此,我認為,一個古老的科技文明可能不得不放棄這些侵略性傾向,才能變得古老而可持續。

“因此,他們可能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