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龍巖」經歷戰火洗禮老紅軍的傳奇皮包 成了兒女的摯愛

近日,我為了收集撫順鋁廠的老紅軍的事蹟,特到中國第一鋁廠的老紅軍張洪玉子女家。張洪玉老紅軍的兒子、女兒,聽說要了解和弘揚老紅軍的精神和寶貴傳統,非常激動,他們特向我介紹了他的父親作為老紅軍,所經歷的一些鮮為人知的事蹟。

撫順鋁廠曾以《革命事業的老黃牛》為題,報道過這位老紅軍平凡的一生。這位老紅軍就是張洪玉。

“溫暖龍巖”經歷戰火洗禮老紅軍的傳奇皮包 成了兒女的摯愛

老紅軍張洪玉

他的女兒叫張梅蘭,也是撫順鋁廠的職工,早已退休。他的女兒向我講述了他的父親,作為一名老紅軍戰士,親身經歷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人生歷程,他的父親傳奇經歷充滿了神秘色彩。

“溫暖龍巖”經歷戰火洗禮老紅軍的傳奇皮包 成了兒女的摯愛

張洪玉當紅軍時用過的皮包

她父親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先後7次負傷,卻頑強如鋼,是一個鋼鐵戰士。榮獲二等乙級殘疾軍人稱號。

1914年3月,她的父親出生在陝西省綏德縣崔家灣鄉邱家砱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家裡窮,上不起學的父親五六歲起就幫家裡幹農活。張梅蘭小時候,父親總是無限感慨地說,你跟我小時候比起來,你們簡直生活在蜜罐裡,吃穿不愁,還能上學,真是幸福極了。

為紅軍當嚮導 參加劉志丹的紅軍隊伍

1931年春季的一天,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的一個支隊來到了邱家砱。提起當年的情景,幾十年後,張梅蘭的父親仍記憶猶新。他說,紅軍到來的消息傳開後,邱家砱立刻沸騰了,大家奔走相告,歡喜鼓舞。都積極主動地幫紅軍開展工作。那時的邱家砱只有30戶人家,100多口人。但是無論大人和孩子都參加了農會、婦救會、同志團、赤衛隊、少年先鋒隊、兒童團等革命群眾組織。

“溫暖龍巖”經歷戰火洗禮老紅軍的傳奇皮包 成了兒女的摯愛

張洪玉用過的用具和書信

那時張梅蘭的父親才17歲,就參加了少年先鋒隊。當時,他白天種地,晚上就和少先隊等一起手持大刀,長矛等武器,站崗放哨,密切監視敵人的活動。

一天,村長找到他的父親,讓父親給攻打張家歌臺的紅軍當嚮導。他的父親一聽非常高興。張家歌臺距邱家砱20華麗,走山路只有20華里,敵人的駐地是半山腰的一個寨子,這裡駐有胡宗南匪軍的一個團和一個營的兵力。寨牆下依借坡勢修築的圍牆,有五米多高,牆外設有一條既寬又深的牆溝,防範十分嚴密。

為了不暴露目標和加快行軍速度,紅軍選擇了山路。當晚9點多鐘,父親領著紅軍來到了寨子附近的山上。第二天凌晨2點鐘,紅軍向寨子發起了猛烈進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英勇無畏的紅軍憑藉“老毛式”、“老套筒”、“水連珠”等比較落後的武器和較為先進但為數不多的“漢陽造”將寨子裡裝備先進的守軍全部殲滅。戰鬥結束後,父親想到經過一場戰鬥的紅軍一定非常飢餓,於是便挑了兩罐小米飯給紅軍送去。連累帶餓的紅軍戰士當時激動地說,謝謝你,小同志。

1934年2月,剛滿20歲的父親參加了陝北紅軍,成為新兵三團的一名紅軍戰士。1935年10月19日,北上的紅一方面軍在甘泉于徐海東、程子華、劉志丹率領的在陝甘地區活動的紅十五軍團勝利會師,隨即,紅十五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建制。

至此,行程2萬5千里、縱橫十一個省的中央紅軍的長征,終於以中國共產黨、紅軍的勝利和敵人圍剿的失敗而結束。《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