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之隊遇上「中國好聲音」

禹唐:

王健林投資馬競、收購盈方,騰訊天價競標NBA版權,樂視收購各種足球賽事版權集大成,再到近來“中國之隊”首次通過競標方式確定中國之隊賽事媒體版權的歸屬。資本的力量,正在改變著中國足球和中國傳媒。

當海量資本進入到一個相對新鮮的行業領域,會衝擊到已有的行業勢力分配、組織形式,改變產品形態,甚至可能重新定義這個行業的遊戲規則。

中國足球和中國體育就是一個相對新鮮的行業領域。所謂“相對新鮮”,是因為政策和社會環境的改變,讓2015年成為體育,尤其是足球,在中國社會極度火熱的行業。海量資本的到來,過去幾年已經在職業聯賽中有所體現。而最新案例,是中國之隊未來四年媒體版權的競標結果。

“中國之隊”是中國足球各級別國家隊的總稱。3月28日晚,中國足協在官網上宣佈:經過兩輪競購談判,體奧動力體育傳播有限公司成功競得未來四年中國之隊賽事媒體版權。

這是中國足協首次通過競標方式確定中國之隊賽事媒體版權的歸屬。理論上,這將削弱傳統主流媒體對中國之隊比賽電視轉播的控制。有媒體報道稱,今後即便央視要轉播中國之隊的比賽,也必須向體奧動力方面支付版權費。

中國之隊賽事媒體版權,涵蓋的是中國足球國字號系列隊未來四年的主場賽事,當中不包括中國之隊去到客場的比賽。體奧動力中標的價格,官方新聞沒有涉及,而各媒體報道都以“大手筆投入”來形容。共有14家不同機構參加了這次競標,包括代表央視的中視體育以及騰訊、網易這樣的媒體機構,也有媒體版權運營者,如體奧動力、盈方、歐迅體育、華錄百納等。

最終價格,應該從第一年的7000萬人民幣開始,此後三年遞增。今天炙手可熱的中國之隊,在兩三年前還無人問津。從2009年到2014年,國足常年在二三四線城市流浪著,其間在國內公開售票的國足比賽有54場,許多在央視根本得不到播出機會,包括高洪波擔任主教練時那場3比0打敗韓國的比賽。

在那幾年,中國之隊的媒體版權成了一個虛設的概念,因為中國足球社會形象過於糟糕,競技成績全面崩潰,中國足協無法商業化運營國字號球隊的賽事版權。有媒體機構承擔過中國之隊官網建設、互聯網平臺上直播比賽等項目,但每年帶給中國之隊的收入連千萬元人民幣都不到,發揮不了多少積極作用。

足球大環境的改變,讓中國之隊媒體版權具備了販售可能性。2015年年初亞洲盃上國足不錯的表現,讓人們對中國足球信心大增;而資本向足球行業的湧入,改變了中國之隊門可羅雀的荒蕪,對足球行業和體育媒體兩種生態領域都有著長遠影響。

體奧動力並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但仔細分析這家機構的從業背景,能發現它從事媒體版權經營長達十餘年。從最早作為中超聯賽媒體版權合作伙伴、製作中超聯賽全部場次公共信號,到足協盃媒體合作與信號製作,再到亞冠中國大陸區媒體合作、東亞四強賽媒體合作、世俱杯中國大陸區獨家媒體合作以及J聯賽、K聯賽、A聯賽和德甲、西甲、意甲、意大利杯、2008年歐洲盃等等賽事,都能看到它清晰的足球媒體版權經營脈絡。之所以此前知名度欠缺,和它的機構名稱發生過調整有關,也和它長期低調經營相關。

以超出此前版權成本七八倍的價格,拿下中國之隊四年媒體權益,體奧動力並不是孤身前行。這家機構背後站著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華人文化的董事長黎瑞剛是中國傳媒業屈指可數的大佬,基金髮起方和出資方包括上海SMG、國開金融、上海大眾等,以及國際資本。東方夢工廠就是這艘資本鉅艦進入文化領域的大手筆。“中國好聲音”這樣的傳媒業奇蹟,也和華人文化的資本推手相關。在體奧動力與中國之隊的簽約儀式上,肯定會有華人文化高層的公開背書。

資本的力量,正在改變著中國足球和中國傳媒。從王健林投資馬競、收購盈方,從騰訊天價競標NBA版權,從樂視收購各種足球賽事版權集大成,都能找到依據。英超的繁盛,在1992年創立伊始,就與天空電視機構形成的獨家合作相關,鉅額版權收入,不僅提升了俱樂部的購買力,更促成了職業聯賽媒體的現代化。此前奧運會的“大逆轉”、NBA在80年代中期的崛起,都和現代傳媒強力輸血直接相關,而資本都是那隻推波助瀾的巨手。

這樣的變化,未必能及時改變中國足球的一切,新萌生的各種變化也未必都是健康積極的,例如英超並不能幫助英格蘭代表隊提升國際競技成績。然而沉寂的一潭死水,終歸需要石破驚天的源頭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