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火了,爲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嗨,來自東經113 北緯34的問候。

2018年還剩55天。

朋友們,真的是好久不見呢!轉眼又是一年的冬天了。

這幾年,美食紀錄片頗多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但,陳曉卿導演的《風味人間》又火了。為什麼偏偏是他?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這部紀錄片有多火呢?

微博上、朋友圈裡,隨處可見這樣的評論: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為什麼《風味人間》會火?

因為,它告訴我們,這世界上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準備好了嗎,這部紀錄片當中一共出現了多少種美食呢?我們一一來看吧!

高能預警,以下內容可能引起極度舒適

涼拌碾轉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麥子很多人都吃過,但新鮮的能掐出水的麥子做成的碾轉,吃過嗎?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瀑布土豆泥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土豆泥很多人都喜歡吃,但像糯米糰子一般筋道又軟糯的拌土豆泥,吃過嗎?像瀑布一樣的土豆泥風暴,吃過嗎?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蒸熟趁熱捶打,土豆塊越捶顆粒越細,韌勁兒逐漸顯現。油潑辣子一澆,韭菜碎撒上,一勺酸楚動人的漿水把紅與綠融會貫通。洋芋攪團入口韌糯有嚼勁,澱粉慢慢融化在舌尖上的幸福感難以言表。

禿黃油拌飯

大閘蟹是很多人的心頭好,那用蟹膏熬油做成的、香噴噴的禿黃油拌飯,吃過嗎?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一隻蟹的構造已經瞭然於胸,分門別類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部分的精華。蟹粉蟹柳在中餐中各有妙用,蟹殼承託蟹粉烤制酥皮蟹,酥皮鎖住水分,蟹肉本身的清甜在酥皮之內低迴婉轉。

禿黃油拌飯裡,蟹黃蟹膏金黃透亮,油脂在鍋裡滋滋作響,每一顆米粒都被膏黃包裹,趁熱一口,讓人連蟹殼都想整個吞進肚子裡...

龍鬚筍燉烏雞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四川的龍鬚筍燉烏雞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手抓肉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三杯旗魚皮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立翅旗魚魚生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奶桶肉

呼倫貝爾的奶桶肉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燻馬肉馬腸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新疆的燻馬肉馬腸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蘑菇

巴楚的蘑菇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富貴雙方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大煮乾絲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清炒冷筍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我們來這人間一趟,得和心愛的人在街上走走,找最好吃的食物嘗一嘗。

火腿蒸蒲菜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火腿蒸筍衣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洋芋攪團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灰鹼粽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大盤雜煮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葡式海鮮飯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非洲雞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非洲雞,澳門才有的非洲雞。

炙烤馬介休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木薯扣肉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秘魯炒牛柳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柱候雞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錦滷餛飩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讓我們烹飪出各種美食,但與家人一起分享,更加深了我們的幸福感。無論是圍坐在一起吃羊肉的哈薩克族人,還是鄉下的老爺爺,帶著孫女一起割麥、做碾轉。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一起上山割筍的夫妻,勞作時互相攙扶、互相幫助,一起做飯,才是幸福生活的真諦。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曾在書裡寫過這樣一段話:

“從姥姥的一罈曬醬,到外公的一碗臘肉飯;從北京的一塊滷煮,到南京一盆炒螺螄;一個人的飯館,每個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南來北往,至味只在人與人之間。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鋼筋水泥的城市,每個人帶著心事來去匆匆。

有時候,我們推杯換盞,卻沒有推心置腹,胃裡的食物,卻無法溫暖內心。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這世間,唯有美食與愛,不能辜負。

食物填滿的不是肚子,填滿的是日子,吃好每一頓,才能過好一生。

食物除了給我們飽腹感,在很多時候,給了更多關於生活的意義。

其中最打動人的,還要數臺灣父子“鏢旗魚”了。

什麼是“鏢旗魚”?

鏢手必須拿著20多公斤的三叉鏢竿,站上鏢魚船前端的鏢臺,只用兩腳掌勾住兩條環狀布塊固定支撐,在六七級的大風天搏命出海,只為完成一場“叉魚表演”。

來張動圖感受一下: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這個看上去既困難又危險的動作,就是這對鏢魚父子的日常。

難道就沒有更好的捕魚方式了嗎?

當然有,但只有“鏢旗魚”才是對海洋破壞最小的捕魚方式。漁民們依賴海洋生存,但也盡最大的努力保護海洋。

導演曾在花絮裡介紹,“鏢旗魚”的鏡頭攝製組準備了好幾天,在大冬天裡天天迎著颱風出海,甚至做好了萬一不成功,還要隔幾個月再來的準備。

幸運的是,在錄製的最後一天,鏢魚手還是成功鏢中了魚。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這種“能否鏢魚成功”的難題,只會困擾節目組幾天,卻會困擾漁民們一輩子。

但是不管過程多麼辛苦,從他們的臉上,永遠看不到急功近利的渴求,也看不到惶惶不安的焦慮,只有安心做好手頭事的平和和閒適。

這大概是因為,他們始終保留著對食物的敬畏心,明白必須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穫。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風味人間》給我們展現的食物的烹飪,更是一個生動的人間。

正如網友說的那樣:

“說是重獲了生活的信心太過誇張,我本來也沒喪失生活的信念,只不過是時不時喪一把。但是,我的浮躁確實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釋放。

食物確實有這樣的力量,讓人不僅得到味蕾的滿足,還能得到心靈的安撫。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菜市場,才是最具人間煙火氣的地方。

無論生活中得意,或是失意,買一次食材,認真烹飪,才算是體驗過萬般的人生啊!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風味人間》火了,為什麼他拍的紀錄片總是那麼好看?

一輩子看似漫長,其實不過76000多頓飯,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對食物保持敬畏之心,再多一些些儀式感,便是生活了。

好好吃飯吧,祝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