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學習先進典型 凝聚堅強力量

“來時給貧困村帶來了什麼?去時給貧困村留下來什麼?”這是一個第一書記時常思考的問題;“如何將企業的責任落實到位,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產生更大的效應?”這是一個扶貧企業正在認真對待的問題;“我們應該不斷增強自力更生髮展致富的動力,克服自身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奮發努力。”這是一個扶貧戶脫貧後的想法……

幾天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的影響力感染力在我省廣大基層幹部心中久久迴響,為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鼓足了幹勁、增強了信心,拓展了思路,明晰了舉措。深秋的青海大地,無論是正在扶貧一線的第一書記、扶貧幹部,還是參與在扶貧攻堅戰中的相關部門、企業,又或是逐漸實現脫貧的扶貧戶,大家越到,越是緊要關頭,越有堅定必勝的信念,越有一鼓作氣攻城拔寨的決心,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的硬仗。

扶貧,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

“先進事蹟報告會的召開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像艾斯力金村這樣的貧困村實現了脫貧,鼓舞著還在貧困戰線上戰鬥的每一位黨員群眾。相信,以脫貧攻堅先進代表為表率,我們的扶貧路子會越來越開闊,扶貧的戰果也越來越豐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宗家鎮艾斯力金村是一個蒙古族牧業村,就在去年這個村子已經實現了脫貧摘帽。對於艾斯力金村的脫貧歷程,駐村的扶貧幹部馮承彬感觸很深。

和馮承彬有相同感受的,還有來自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龍羊峽鎮克才村的第一書記李建海,他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脫貧攻堅事蹟經驗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扶貧工作是一項光榮而又艱鉅的歷史任務,是一件行善積德的事情,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來時給貧困村帶來了什麼?去時給貧困村留下來什麼?’是我時常思考的問題。經驗本身可以借鑑,但我們更應該因地制宜,走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扶貧之路。今年我們要完成全村2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脫貧任務,變‘輸血’為‘造血’,積極發展村域產業,帶動全村精準脫貧致富奔小康。”

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扶貧局副局長格桑聆聽報告後表示,在高寒缺氧和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一線扶貧工作人員,都在用生命抒寫和詮釋著“脫貧致富是靠雙手奮鬥出來的”真理,感受到了崇高的情懷,也讀懂了擔當和堅韌,今後工作中,要切實把扶貧工作扛在肩上,要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立足本職工作,勇於擔當,砥礪前行。

攻堅,要有切合實際的舉措

“看到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蹟巡迴報告會在西寧舉行,我的心情特別激動。”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田廣林說道,“這是對我們奮鬥在脫貧一線工作中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肯定與鼓舞,也給了我們充分的信心在接下來的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光和熱。大通縣會對照目標、全力衝刺,以保證順利實現貧困縣‘摘帽’的目標。”據介紹,大通縣今年已實現49個貧困村退出、1752戶6489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並且提前著手開展貧困縣“摘帽”自查工作,力爭順利通過驗收。

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委書記任寶元同樣激動不已,看到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的內容後,他談道:“報告會無疑就是一堂生動的黨課,我們要將這份感動轉化為動力,立足本職工作,以黨建為引領,將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堅持走‘黨支部+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經營脫貧模式,不遺餘力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同時引導易地搬遷的牧民群眾在家政服務、瑪尼石雕刻、高原蔬菜種植等行業實現增收,充分利用好縣級扶貧產業園的優勢,確保貧困牧民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對此,任寶元信心滿滿。

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中國大地財產保險公司的王磊談起看完報告會後的感受,“在精準扶貧這項攻堅戰中,黨和政府賦予了企業所應當擔負的重要責任。而企業在資金、技術、產業、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綜合優勢,必然會成為精準扶貧工作的一支主力軍。如何將企業的責任落實到位,如何將企業的優勢最大化,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產生更大的效應,是企業管理者需要認真思考、認真對待的問題。作為金融保險企業,就是要撲下身子,創新模式,找到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幫扶形式,真真正正地為地方脫貧攻堅服務,為貧困群眾服務,協助當地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積極投身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去,為脫貧攻堅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致富,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幾年來,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中村的王俊林在市、鎮、村及企業的幫助下,從莊稼漢蛻變成賣雞蛋的商販。得知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在我省舉行,王俊林有無限感慨:“特別感謝幫助我的每一個人,我們家就是依靠著黨的好政策和幫扶單位的熱心幫扶,才實現了真正脫貧。我以前都沒想過自己能走出我們村。現在,見的人多了,思想也放開了許多,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被評為貧困戶以來,大家實實在在地扶助我們。現在,所有貧困戶的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大家的主觀脫貧意識、勤勞致富意識明顯增強。今後,我們將不斷增強自力更生髮展致富的動力,克服自身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奮發努力,不辜負領導的關懷和幫助,爭取早日脫貧,過上小康生活。”家住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麻拉河村扶貧戶馬少東說道。去年,馬少東拿出自己的積蓄,貸了小額貸款,湊足了50萬元錢,蓋了10間房,經營起農家賓館,現在已經成功脫貧。

“在脫貧攻堅的最後關鍵時期,我們更應該要壓茬幹,整改提升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要持續抓緊抓好抓實問題整改,確保整改不反彈,成效方能鞏固。”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副縣長趙建國說,“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鑑其他省州縣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認識脫貧攻堅的時效性、艱鉅性和複雜性,勇於正視困難,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為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