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醫推出專病種服務,在線醫療全流程整合成趨勢

互聯網醫療為醫院的服務模式帶來巨大變革,但一直未觸及醫療服務的真正核心。從掛號起家的微醫,撬動了全國數千家重點醫院的號源,首創專家團隊服務模式,成為中國領先的互聯網醫療平臺。近日,微醫推出了以疝氣專病為試點的單病種服務,真正實現了醫療服務的線上線下全流程閉環。在線醫療的全流程整合成為行業代表性趨勢。

連通分診、手術、複診,打破線上線下割裂流程

9月19日,手術門打開的那一刻,壓在李先生心頭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一年前,李先生的女兒小可愛被診斷為“腹股溝斜疝”,由於不忍心讓孩子遭受“開一刀”的痛苦,女兒的病一拖再拖。

在網上查詢有沒有更好治療方法的過程中,微醫疝氣外科(微創治療)團隊任清付醫生專業耐心的回答,打消了李先生的顧慮。“我看了任醫生手術的視頻,就幾十秒,傷口很小。還看了患者對醫生的評價,都很好。”李先生馬上在線諮詢女兒的病情,“我17日通過圖文問診將此前的檢查報告和女兒的下腹包塊拍照上傳,沒想到醫生即發即回,解釋的又詳細又耐心,讓我很放心,當時就預約了19日的手術。”

微醫推出專病種服務,在線醫療全流程整合成趨勢

李先生通過微醫APP與任清付醫生溝通女兒病情和手術方案

記者在病房看到小可愛的時候,距離她做完手術僅僅過去了3個小時。依偎在母親懷裡的小女孩,瞪著眼睛好奇的看著病房裡的一切。

“手術切口只有12.5px,術中幾乎無出血,觀察一下沒有不良反應的話,下午就可以出院了。”查房過程中,任醫生仍不忘叮囑道,“一個禮拜後你把孩子傷口處拍照發給我,期間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微醫App在線溝通,也省得你來回折騰花錢花時間了。”

“真是沒想到,現在看病、做手術這麼方便。”這一次互聯網就醫的體驗,讓李先生頗有感觸,“這麼方便患者的事情,希望能一直做下去。”雖然任醫生告知下午孩子就可以出院回家,李先生跟妻子商量後,還是決定明天再回老家延安,“醫院環境這麼好,不吵不鬧的,讓孩子多休息一天。”

預約分診在線上、手術治療在線下、複診再回線上。任醫生認為,這一模式發揮了互聯網醫療最突出的作用: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用技術和服務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安全、高效、便捷的就醫服務。“患者在就診過程中,所有的環節沒有被割裂,是一個舒適的體驗。”

微醫推出專病種服務,在線醫療全流程整合成趨勢

任清付醫生通過微醫APP給患者發送術後注意事項提醒

從外圍輔助到醫療服務全流程的突破

患者獲取線上線下完整的就醫服務,醫生優選對症患者進行疾病週期內的完整處置並獲得反饋。微醫對線上線下就醫服務的打通,也構建起了在線醫療服務的閉環。

“與傳統的醫患聯繫對比,線上諮詢和線下醫療相結合的方式,無形中拉近了我們和患者的距離。”任清付醫生告訴記者,前期患者可以通過文字、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在線問診諮詢,通過對病情的問診,醫生可與患者預約面診和手術時間,術後亦可通過在線複診實現診後隨訪。

互聯網醫療還打破了醫患間醫療信息不對稱,對緩解醫患矛盾起到極大作用。“能約手術的患者,都是前期對我和手術進行了充分的瞭解,患者可以看我發在微醫健康號的科普文章、手術視頻,並在線上諮詢過程中解答了疑惑,建立了信任。到線下來手術的時候,術前談話都很順利。”

微醫推出專病種服務,在線醫療全流程整合成趨勢

任清付醫生查房,叮囑術後注意事項

能否對醫療資源進行分流,深入開展全流程的精準服務,一直被視為互聯網醫療是否觸及到醫療服務的關鍵。圍繞單病種為核心的線上線下業務合流,醫療服務的專業性和個性化得到凸顯。

“從在線諮詢向醫療服務線上線下結合,微醫的出發點是重塑診療流程,讓醫生和患者之間能夠更好地對接,包括醫患匹配、醫患溝通和個性化醫療服務等,以此提高醫療效率和服務質量。”微醫副總裁楊建純評價這一模式給在線醫療帶來的改變。

楊建純進一步表示,在掛號網階段,微醫把醫院的窗口外移,用技術促進醫院服務的改善;後來建立專家團隊,為患者提供在線諮詢、問診服務,讓患者有比較和選擇的機會;又建立了全科醫生團隊,對線上患者進行專業分診。現在,通過單病種服務,全面打通線上線下,解決了無法跟蹤和把控線下醫療服務質量的問題。

據瞭解,微醫正以疝氣專病為試點,打造更多學科和專病的服務閉環,進而開展並持續優化這一新的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另據悉,微醫正構建自主研發的醫療人工智能應用,經過深度學習,平臺將為醫院和醫生提供智能的輔助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