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温江 新崛起——区规划局:四级规划体系服务健康产业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阐释了温江作为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主阵地所承担的目标、策略和保障措施等,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开启了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新篇章。那么区规划局将如何把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成果有机融入和体现到四级规划体系中去呢?

按照区委把最优厚的礼遇给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给最优质的企业的理念,区规划局将继续延续四级规划成果,遵循“南城北林”格局,立足全域温江视角,契合健康功能区产业生态圈要求,规划构建一核、两轴、三园、五大实践区和十二个产业社区的空间布局,解决好健康产业空间落位。

区规划局局长田平说道:“一核即中央活力区;两轴分别是生态融合发展轴,以及产业协同创新轴;三园即成都医学城、成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成都农高园三个相互融合的产业园区。五大实践区是对应全球健康产业五大趋势在我区的实践落位,构建生物技术、医疗人工智能、价值医疗、全程健康、医药工业4.0五大实践区。十二个产业社区实现细分产业空间落位,推动产城融合和区域协同。

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在精准分析五大产业方向人才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细分人才需求,差异化配置公共服务,推动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实现“学到温江、健康到温江、舒适到温江”。

“规划布局一批公立学校和市场化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公立医院布点,吸引国际顶级医疗机构入驻。高标准建设温江新市民中心,打造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的聚集区。围绕科创、技术、商务、产业四类人才的核心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升城市品质,为健康产业人才提供精准配套服务。” 区规划局局长田平说道。

按照公园城市发展理念,围绕地铁站点、城市门户、公园水体、交通干道等空间载体,塑造标志性建筑,营造创新交往空间,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场景。

区规划局局长田平告诉记者:“以医药工业4.0实践区为例,该实践区位于药明康德所在的成都医学城A区,聚焦生物药、创新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四大重点领域,突出‘引领性、绿色化、高端化’,将打造成为医药制造前沿区、智能制造示范区。一是在该区域门户节点上,布局医药4.0生产制造交流展示中心、产业邻里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展示科技感和健康形象。二是围绕公共绿地,通过绿道串联各个产业社区,打造可参与、可进入的非正式交往空间,形成促进交流的创新氛围。三是依托温泉大道布局错落有致的园区建筑,展示充满韵律的城市天际线。”

过去,在推进城市和区域发展遵循的逻辑是“产城人”,把产业放在了第一位。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不难发现筑城是聚人的关键,聚人是兴业的基础,“人城产”才是城市聚集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人城产”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构建健康产业支撑系统,解决好健康产业支撑系统。

区规划局局长田平说道:“一是构建以人为本,三网融合的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完善城市轨道、地面公交、慢行网络的相互衔接。打通跨成温邛高速关键节点,实现南城慢行网、北林绿道网与市级绿道网的相互融合。二是规划打通了以东坡路西段、天温都快速路等向东对接城市中心,向南联系天府新区的重要通道。三是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环保的能源设施和医废处置系统。针对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布局健康产业所需的地表水供水网络、海绵城市排水网络和城市5G通讯网络。同时为延续温江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我们着重加强了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排污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