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梁山好漢之間的十大仇恨

梁山上貌似兄弟情深,鐵板一塊的景象只不過是粉飾團結的一種表象。在一百零八位好漢當中,有相當一些人之間有著這樣那樣的過節和矛盾,有些甚至是不可調和的血海深仇。當梁山原有的平衡一旦被打破,這些平日裡稱兄道弟的好漢們立刻就有可能變成彼此殺之而後快的死敵,這絕非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存在於梁山上的深層次矛盾,本期姚看江湖便為大家盤點梁山好漢之間的十大仇恨。

TOP10 宋萬杜遷對林沖的殺兄之恨

TOP10梁山好漢之間的十大仇恨

作為和白衣秀士王倫一起打拼梁山基業的宋萬杜遷,眼睜睜看著林沖手起刀落將大哥王倫殘殺,內心所受的震撼和由此凝聚的仇恨恐怕連林沖本人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若非為了梁山的大局,若非林沖相對比較厚道,恐怕當場林沖就得把宋萬杜遷這兩個王倫的心腹斬草除根。雖然懦弱無能的宋萬杜遷至始至終都未能對林沖構成實質性的危險,但仇恨之心卻並不會因此而減弱。相反隨著宋萬杜遷領導權力和生存空間不斷被鯨吞和蠶食(從梁山二三把交椅的顯赫位置一直墜落到地煞中下游),兩人在喟嘆今非昔比之時,一定也在加劇著對造成如此現狀的罪魁禍首——林沖——的仇恨。

仇恨指數:6.0

TOP9 徐寧對錶弟湯隆的賣兄之恨

金槍班教頭徐寧在東京過著令人羨慕的金領生活,顯赫的職業,富足的家境,美滿的婚姻,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然而這一切都隨著表弟湯隆的到來徹底破滅!對於這位血肉至親,徐寧做夢也沒有想到湯隆此行的目的竟是來算計自己的,還和老婆一起掏心掏肺地熱情款待表弟,給予了湯隆家的溫暖。因為對湯隆的絕對信任,讓徐寧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一步步跟隨著湯隆跳入了梁山早已挖好的陷阱。等到深陷泥沼幡然醒悟之時,後悔已然晚矣!不但徐寧自己身困水泊之中,就連徐寧的妻兒老小也一併被湯隆賺到了梁山,湯隆更穿著徐寧的寶甲冒充徐寧犯下了滔天大罪,徐寧被逼得已經徹底沒有了退路,甚至連自殺成仁的可能也沒有了(妻兒都在山上)。面對如此處境,徐寧也只得無奈地對湯隆說句“兄弟,你也害得我不淺!”來委婉表達心中對湯隆的無比痛恨。聯想到後來徐寧飽受毒箭之痛悽慘謝幕的悲涼,湯隆僅為自己的投名狀而出賣表兄的行為則愈顯得可恥。

與此類似的還有李雲對朱富的賣師之恨。只能“三五十人近他不得”的李雲在沂水當個都頭還綽綽有餘,但在動輒就是“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水滸沙場上,李雲無疑只是一位炮灰級的將領,他最後被王寅一馬踏死也就不足為奇了。遠離高手如雲的戰場 ,坐享縣城土皇帝的太平顯然是李雲最明智的選擇,也比較符合李雲相對淡薄的個性。可惜徒弟朱富的出賣不但讓李雲飽嘗被知已出賣的徹骨之痛,也讓李雲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質的變化,不但從此再無施展抱負的機會(在梁山上負責起造修緝房舍),而且最後還無比窩囊地死在了一匹馬的撲踏之下,人生可謂由極盛轉入到了無以復加的至衰地步。而且最最可氣的是梁山石碣排名,徒弟朱富居然憑藉出賣之功排在了師父李雲前面!李雲對朱富除了恨,還能有什麼?

仇恨指數:6.5

TOP8 楊志對七星的奪寶之恨

TOP10梁山好漢之間的十大仇恨

生辰綱事件是楊志一生命運的轉折點。雖然之前,楊志遇到的倒黴事也不少,但總還可以在體系的框架內得到解決,儘管結果有些悽慘,但總算是不辱他先祖的忠良美名。況且,隨著梁中書對楊志的另眼相看,楊志的人生難得一見地出現轉機,謀得一官半職並最終光宗耀祖似乎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但生辰綱被劫一事無疑于晴天霹靂,讓楊志初現曙光的霧霾人生再次黴得一塌糊塗,徹底到了腐朽潰爛的邊緣。並且此次事件直接造成了楊志與大宋朝的徹底決裂,這讓一向以忠良示人的楊志痛苦萬分,大好的清白之軀受到如此玷汙,祖上的忠良美譽盡毀於自己手上,難怪楊志連死的心都有了。由此可見楊志對當年劫取生辰綱、篡改自己命運的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是何等的痛恨,簡直恨到心腑,痛入骨髓。

仇恨指數:7.0

TOP7 張清與被打的一十五員梁山戰將的被辱之恨(當然其中一些化敵為友了)

梁山內部在兩軍陣前互有交手,彼此損傷者不在少數,有的豁然處之,有的耿耿於懷,有的一笑泯恩仇,有的睚眥記心中,但這些矛盾仇恨都遠不如張清與被打的一十五員梁山戰將所造成的創傷來得猛烈,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更何況這還不止一“石”呢!

張清在東平府連打梁山一十五員大將的華彩演出,既是張清人生最為得意的壯舉,但也為張清日後在梁山的步履維艱埋下了伏筆。有道是“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張清的好幾個石子都打得梁山好漢破了相,其中一些好漢還是小弟眾多的大哥級人物,並且這種靠暗器傷人的伎倆也難以讓人心服口服,達不到以技服人,不打不相識的效果。另外,人都有一種人多勢眾的群體心理優勢,當兩三個人發生矛盾時,因為勢均力敵,往往都埋在心裡,或者尋求其它解決途徑。但當一群人對一個人產生矛盾仇恨時,群體的作用就開始顯現,原有的矛盾會被髮酵放大,會出現群體對個體的孤立和圍攻,甚至一些平時根本不敢與張清一對一叫板的人也會狐假虎威地對張清落井下石,這種事情在平時的生活中屢見不鮮。一個人初來乍到想溶入陌生的圈子尚且不易,更何況這個圈子對己有著先天的仇恨。果然,在張清歸降後,眾將對張清都是“咬牙切齒,盡要來殺張清”,這是其他人歸降梁山時所沒有遇到的場景,魯智深更是“使手帕包著頭,著鐵禪杖,逕奔來要打張清”。幸好宋江取酒奠地,折箭為箭,暫時平息了眾將的憤恨,保全了張清的性命。但眾人的妥協只是在宋江高壓下的無奈之舉,他們相當一部人心中的仇恨並不因為宋江的折箭為誓而真正消除。在這十幾人的輻射作用下,梁山上將會有相當數量的好漢先天地對張清產生不滿。可以說,張清是梁山上人緣最差的頭領,除了董平和兩個跟班,他幾乎再無朋友。

仇恨指數:7.0

TOP6 李應對宋江的毀家之恨

撲天雕李應作為獨龍岡三霸之一,一直遊離於梁山與祝家莊之間以圖自保。沒想到宋江釜底抽薪一把火將李家莊付之一炬,無家可歸的李應被迫落草為寇。梁山上的大魚大肉只能引誘了李逵、劉唐、三阮這些肚裡沒油的赤貧之人,而對功名利祿的渴望只是宋江、吳用這些小官僚小學究的狂熱夢想,對於李應這種抱著龍蝦睡覺的大財主,花點錢就可以捐個不錯職位的大紳士殊無半點誘惑。況且上梁山不但割斷了李應苦心經營多年的地方人脈,也將李應大量的財產流失,房屋私產燒得燒,毀得毀,廣袤良田帶也帶不走,只能棄之不要,就是拿到梁山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慢慢地也會轉變成梁山的資產,畢竟人在屋簷下,怎敢不低頭。面對梁山上清貧且極劇風險的強盜生活,回想著從前大財主的富貴生活,被綁架上山的李應對放火燒自己家園的宋江可以說恨之如骨。

仇恨指數:7.5

TOP5 朱仝與李逵的殺小衙內之仇

TOP10梁山好漢之間的十大仇恨

一生總體順風順水的朱仝,想必永遠揮之不去的夢魘便是因己而慘死的小衙內。小衙內那天真無邪的容顏和充滿童趣的“我只要這鬍子抱”之言,如同兩把飛舞的皮鞭,時刻拷問著朱仝寢食難安的良心。李逵斧劈小衙內事件,無論是誰主使,執行者李逵血淋淋的殺戮現場給人心理的強烈衝擊,無疑是令人窒息的震撼。而且這種心理的震撼,有時候比對自己肉體直接所受的摧殘來得還要痛苦。天真無邪的小衙內因朱仝而死,面對小衙內被劈成兩半的頭顱,這讓深受小衙內父母器重、本性仁厚的朱仝痛苦萬分,愧疚萬分,心裡所受傷痛之深無異於親子被殺。終水滸一書,未見朱仝有任何向小衙內父母懺悔請罪的舉動,甚至連一封致歉的書信也沒有,姚看江湖覺得這倒不是朱仝薄情,而是實感無言以對,是內心飽受巨大痛苦煎熬後的無奈禁默。這也委婉地表達出了朱仝對李逵的徹骨之恨,只是礙於宋江的顏面,仇人近在咫尺卻永遠無法手刃刀下。毫無疑問,李逵是朱仝一生中最想殺的一個人。

仇恨指數:8.0

TOP4 鬱保四、王定六與董平的殺頭之恨

宋江攻打東平府時,初上梁山急於建功的鬱保四因與東平府兵馬都監董平有舊交,便自告奮勇去東平府下書;同樣渴望立功的王定六也覺得這是一個沒有風險的大好撈功機會也主動請纓而去。沒想到董一撞反臉不認人,哪管鬱保四故人兼使者的身份,直接就要將鬱保四、王定六拉出去砍頭示眾。幸好東平府程太守是個知書達禮的文化人,懂得“兩國相戰,不斬來使”的道理,這才救下了二人的性命,饒是如此,董平仍舊怒氣未息,“喝把鬱保四、王定六一索捆翻,打得皮開肉綻,推出城去”。鬱保四、王定六在梁山上的首次亮相就以如此丟人的模樣作結,在宋江及眾梁山兄弟面前可謂顏面盡掃。在梁山之後的歲月裡,鬱保四、王定六對董平的仇恨想必一直耿耿於懷,畢竟這可是殺頭之恨呀,而且還是毫無道理的殺頭之恨!梁山之上有過生死之戰的不在少數,但兩軍陣前的性命相搏與不念舊情斬殺下書故友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其所受的心理創傷和造成的仇恨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仇恨指數:8.5

TOP3 盧俊義對宋江、吳用的滅門之恨

TOP10梁山好漢之間的十大仇恨

前面提到的李應雖然富足,但和盧員外一比只能算作無產階級。家大業大的盧俊義乃是大名府首富,套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必是大宋朝“服不服”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大富豪。但宋江、吳用的無端介入,讓河北三絕的萬貫家產頃刻易主,美貌嬌妻高調出軌(相對於過去的偷偷摸摸),更是兩次踏在生死邊緣,嚐盡了人間苦難。此仇此恨可謂不共戴天!已經被陷害的走投無路的盧俊義只能強顏歡笑地投身梁山,與宋江、吳用等元兇稱兄道弟,但內心的切膚之恨恐怕連宋江、吳用也心知肚明。只不過這些玩政治的人,逢場作戲起來不留一點痕跡,讓我們誤以為他們真得是鐵板一塊,其實拋開薄如蟬翼的兄弟面紗之後,實質便是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的切膚之恨。盧員外內心對宋江最真實的感受或許在徵遼時假戲真做地流露出來了:“俺在北京安家樂業,你來賺我上山。……你那短見無能之人,早出來打話,見個勝敗輸贏 !”

更多精彩請看姚看江湖的天涯博客:姚看江湖

仇恨指數:9.0

TOP2 秦明對宋江的滅門之恨

為了讓霹靂火秦明為已所用,宋江指使手下假扮秦明模樣在青州大肆燒殺搶掠。這招反間計果然奏效,中計的慕容知府情急之下將秦明一家殺死,更將秦明渾家的人頭掛在城頭示眾。為彌補秦明的損失,宋江又自作主張地將花榮之妹許配秦明。傻子都知道慕容知府只是被宋江利用的一把愚蠢刀刃,秦明雖莽,但卻不傻,只不過過去的仇恨與現實的利益相比較,現實的利益暫時處於上風而已。從秦明滿門滅於宋江之手,而後又為宋江肝腦塗地來看,秦明實在是個有奶便是孃的小人。不過,即使是小人,面對如此的深仇大恨也一定會耿耿於懷(這從秦明“看了渾家首級,氣破胸脯”的描寫便能看出秦明當時也是恨極了的),也正因為是小人,翻臉自比翻書還快,倘若有一天宋江失勢,秦明一定會連本帶利地將這筆賬討回來。

仇恨指數:9.5

TOP1 扈三娘與李逵的滅門之恨

TOP10梁山好漢之間的十大仇恨

不知道是宋江為了殲滅扈家莊勢力以達到獨霸獨龍岡的目的而暗中指使,還是黑旋風李逵真得失控發瘋,將原本已經歸附梁山的扈家莊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殺了個乾乾淨淨,只走得扈三孃親兄扈成一人。面對如此令人髮指的血腥事件,殺人元兇李逵卻只是受到宋江輕描淡寫的一頓斥責便輕鬆過關。然而如此慘絕人寰的事情,宋江可以忘記,李逵可以忘記,但在當事人扈三娘心中卻絕對不可以忘記。只可惜內心孱弱的扈三娘始終沒有勇氣提起屠刀,擇機將殺手李逵和元兇宋江結果,反而成為了宋江的忠狗,王英的性僕,為宋江的頂帶花翎拼盡全力,直到身死,想來實在是為三娘感到不值。如果說當初殺秦明全家是借刀殺人尚存半點仁義,那麼滅扈三娘滿門則是宋江一夥赤裸裸地舉起了屠刀。秦明死的是妻兒,在古代或許真得可以用女人如衣服來自我麻痺;三娘死得卻是父母,在極重孝道的封建時代,此殺父之仇無論如何都不能置之不理。所以不管怎麼說,在三娘心中此仇此恨必如刀割斧鑿於心,雖不曾有報仇的實際行動,但內心的泣血之恨必一刻也不曾停息。

仇恨指數: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