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播舉報,警方揭開鬥魚刷量黑幕

“網絡主播很賺錢,一天淨掙一套房”

“美女主播千萬年薪,驚動王思聰”

近兩年,類似吸引眼球的新聞比比皆是,網絡主播成為許多人眼中的賺錢行業,直播平臺也成為各路風險投資聚集的熱門。

女主播舉報,警方揭開鬥魚刷量黑幕

(鬥魚一姐阿冷)

但在這些表象之下,人氣刷量、外掛等直播行業的黑產套路,也成為直播行業被人詬病的地方。通過刷人氣,一文不名的主播可以登上熱搜榜,榜上的主播有更多機會被土豪金主看到,接收到昂貴的禮物。

儘管所有的直播平臺都在否認人氣造假,但業內人士都認為這行的水很深。

近日,湖北黃岡警方辦理的一起黑客售賣人氣外掛案,為我們揭開了行業黑幕的一角。

女主播舉報同行刷人氣 百萬人氣只需10萬元

2017年3月,湖北黃岡羅田縣警方接到本地女主播報案:有人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人氣“外掛”,藉助虛假的人氣來登上熱搜榜。

女主播舉報,警方揭開鬥魚刷量黑幕

(羅田警方開放日,圖片來自荊楚網)

根據辦案民警介紹:刷鬥魚平臺的人氣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付費刷人氣,最低刷100,最高刷5000;另一種是購買外掛包月,如果刷百萬人氣、登上熱搜榜那種,收費大概是10萬元。

花這麼多錢刷人氣,能收回本兒來嗎?

黑奇士看到,有網站做了鬥魚主播的2017年11月工資表排位,排名第一的阿冷11月收入629.9萬元,排行第20的339都有98.9萬元。

女主播舉報,警方揭開鬥魚刷量黑幕

(2017年11月,鬥魚收入排行)

以這樣的收入,花個10萬元刷人氣,當然不是什麼難事。

犯罪嫌疑人曾是吃雞主播 不買人氣心發慌

犯罪嫌疑人李某表示,自己此前也是一名二線遊戲主播,靠直播“吃雞”等遊戲吸引了大量粉絲。但和一線大主播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想方設法增加自己的人氣,在某寶上發現了售賣刷人氣服務的唐某。

唐某是武漢某985大學的畢業生,所學專業並非計算機相關,畢業之後聽說編程比較掙錢,才“自學成才”。

除了李某之外,唐某還找了三人幫他銷售人氣外掛,通過QQ群、朋友圈、熟人介紹等方式大量出售人氣外掛,幫鬥魚等直播平臺的主播刷人氣。

女主播舉報,警方揭開鬥魚刷量黑幕

(外掛界面,圖片來自中國之聲)

根據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他們在某寶設立的店鋪,每天能有七八十個主播來購買人氣,平均銷售額在2000多元,最多一天能賣5000多元。

這些錢唐某跟他們五五分成,誰銷售出去的也能拿五成好處。

從2016年7月開始的近10個月時間裡,唐某團伙通過銷售“京廣高速自動更新鬥魚人氣軟件”、提供“鬥魚人氣”代掛服務,共獲利187萬餘元。其中唐某獲利76萬餘元,李某獲利11萬餘元,張某獲利34萬餘元,王某獲利31萬餘元,李某某獲利35萬餘元。

黑客團伙銷售外掛,屬於何種罪名?

辦案警官表示,已經聯繫司法鑑定機構對外掛軟件進行功能性鑑定,確定了該軟件未經許可,且能破解鬥魚公司人氣協議,修改鬥魚公司服務器人氣數據,對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絡數據造成破壞,屬於《刑法》286條所規定“破壞性程序”。

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務經理張細勇指出:“他(黑客)通過一種外部程序控制你的數據,平臺其實很難識別,類似於一種黑客技術,就是反覆的一種攻防。”

2017年9月,鬥魚公司攔截到外掛對系統數據的破壞,對其進行了針對性的對抗升級。唐某在3天之內對外掛進行了緊急升級,以此來安撫“購買了服務的客戶”。

刷人氣、殭屍粉已經成為很多行業內通行的“潛規則”,這些假數據不但有利於吸引業內媒體關注,更能引來投資人真金白銀的投資。除了直播之外,還有打車、外賣、電商等行業長期受此困擾。

也正是因為此,專門從事反垃圾註冊、殭屍粉的“業務安全”作為新興安全概念,受到了業界關注。

黑奇士將對此持續關注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