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祕八大潛規則

前幾天,約一個朋友M小姐吃飯聊天,聽她講了一些旅遊訂房的內幕。

M畢業於山西某大學的旅遊專業,在知名酒店做了三年,在旅遊網站做了五年多,現在是旅遊自媒體,整天打扮美美的到處自拍、寫文章,賺的錢足夠她到處浪,讓我羨慕不已。

恰好遇到五一小長假,相信不少朋友在外出遊玩、訂房訂機票的時候也會遇到問題,建議收藏本文,作為參考。

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秘八大潛規則

現在出外旅遊已經比以前舒服很多,就說五六年前,所謂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線旅遊網站 )還沒這麼發達,服務質量也差不少,很多網民還習慣跟團遊。

現在選擇住宿的方式已經很多,傳統旅行社、各大酒店集團官網(APP),當然人們已經能習慣了攜程、飛豬、途牛這樣的OTA,他們佔據了旅遊訂房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通過OTA訂房,可能會遇到下面這些潛規則:

1、熱門商圈蹭熱度,實際還有幾公里

M小姐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她有次來北京出差,預定了東直門附近的酒店,本來想放下行李就去簋街大吃一頓。結果到了酒店才知道,酒店在東直門橋東邊一公里多,這個距離打車不值當(在東直門打車也不好打),地鐵沒有,幸好那時候已經有了共享單車,她騎車十多分鐘去吃的飯。

像這種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M小姐後來也去請教過業內人士:原來,網友喜歡搜索熱門商圈,在搜索結果裡選一個價格適中的酒店來預定。如果蹭到熱門商圈的熱度,每天就能多幾個、幾十個訂單。像北京的CBD、中關村、望京;上海的新天地、靜安寺、徐家彙,都屬於這樣能帶來訂單的熱門商圈。

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秘八大潛規則

有些酒店就算離這些商圈四五公里,也願意在標籤中加入這些商圈的名字。如果OTA審核不嚴,就會讓這些酒店渾水摸魚出現在熱門商圈的結果中,導致出行不便。

對策:不要慣著這些酒店,要及時跟OTA反饋,讓他們下架,不能繼續騙人;預定之前要看地圖,如果是價格特別低的酒店,要先在地圖上找出來。

2、訂房成功,到店卻遇到無房

遇到這種情況,是大家感覺最憤怒的。好好的假期,可能因為“到店無房”而泡湯。

這是怎麼回事呢?整個酒店預定流程是這樣:遊客在OTA預定了房間,OTA把消息傳遞給酒店,酒店在確認之後把預定成功消息返給OTA,OTA再發送預定成功短信給遊客。

一般來講,像攜程、飛豬這樣的大網站,內部流程出錯的概率極低,如果出現問題,通常(95%)以上是酒店方出了問題,比如不少酒店習慣留出10%的房間用於超售,自有100間房實際要賣110間。

這種情況在通訊不發達的十多年前是合理的,因為有百分之幾的用戶預定後不實際到店,而預定是不需要付費的,這種超售是為了保證酒店利益(記住這點,下文還要提到)。但現在通訊十分發達,而且現在的網站訂房都是百分百預付,遊客已經把錢打入OTA的賬戶,這種情況下的超售就不合時宜。

正常流程下,超售不會引起大的問題,但如果在熱門時間段之內,酒店方工作流程出錯(同時好幾個網站都上線了某個酒店的房,這些房的狀態要酒店方人工確認,如果同時處理幾十筆訂單,忙中出錯的概率不小),在遊客看來,就是到店無房。

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秘八大潛規則

黑奇士請教了旅遊網站資深人士,“到店無房”雖然出現概率不大,但只要出現就很容易出現用戶暴怒(我人都到店了,你告訴我無房,那我去睡大街嗎?),對品牌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尤其在熱門假期,到店無房是所有OTA都在嚴防死守的大問題。

對策:及時聯繫網站客服,主流OTA都會妥善解決,比如免費升級到更高檔次的房間,或者推薦到同商圈的同等檔次酒店,費用由網站支付。

我的另一個朋友,L先生就曾在泰國清邁遇到了這種情況,在攜程預定的清邁古城酒店,結果到店之後發現這種房型已售完,店方希望他降級,但他聯繫網站之後,安排到了旁邊檔次更高的酒店,還給了現金補償。

3、訂單不能取消 人沒到也得付錢

訂單不能取消是旅遊網站經常被人詬病的“陷阱”,其實這個真的挺冤枉的。

還記得幾個月前有新聞說,某中國旅行團買了廉價機票去日本,結果誤了航班之後沒有補償措施而大鬧成田機場。

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秘八大潛規則

但是,國際旅遊行業有個通用規則,無論酒店、機票,還是類似的旅遊產品,不同的服務對應不同的價格,這個規則在其餘行業表現的並不突出,導致不少遊客帶著其他行業“顧客至上”的思維來看旅遊,就對其表現十分不滿意。

“廉價訂單”之所以廉價,就是蘊藏了各種風險帶來的不可見成本,其中包括“如果我不去,不能退款”。

這種類型訂單,旅遊網站事先都會跟酒店方籤協議,包括一次批量採購多少才能享受五折,再多點的量又能四折,但“售出不退”一般都會寫在協議裡,而且會事先在網站上頁面展示清楚。

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秘八大潛規則

黑奇士採訪的資深酒店管理人員透露,如果預訂的酒店是入住率比較高的,消費者因故取消,只要不影響二次銷售,酒店方通常都會退款,但影響了二次銷售,肯定不退。而入住率低的酒店,就很難退款,因為酒店已經給了預付房的讓利空間。

對策:用戶在預定酒店和機票之前,一定要謹慎權衡“價格”和“服務”之間的平衡點,千萬不要預定了廉價酒店,等真遇到問題才傻眼。

當用戶遇到狀況,在訂單已過最晚取消時間後,無法出行時,費用是否能退還,取決於OTA與酒店/供應商協調爭取的結果。用戶應該及時聯繫網站客服,讓其盡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結果。如果能二次銷售,或有其他彌補措施,一般像攜程這樣的大網站為了自己品牌,不會故意為難用戶。

4、酒店明明還有房,網站卻顯示“售空”

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經常被媒體解讀為“某網站製造熱銷假象,提價獲暴利”。

其實,黑奇士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很可能是旅遊網站的產品覆蓋度不足導致的。

現在的旅遊網站其實有點像天貓或京東,上面的商品既有自營的,也有第三方提供的。例如有家酒店,同時上架了攜程、飛豬、途牛等渠道,每家渠道十間房(假定),那麼可能攜程都賣完了,其餘網站還沒賣完,這時候如果用戶到店裡去詢問,就會出現“實際上有房,但網站顯示售完”的情況。

有人說了,你說的不對,“一方面賣得快的網站肯定會給你更多的房,另外別的網站賣不完,我可以拿去賣得快的網站去補房”。

理論是這樣,實際運行比較複雜,旅遊網站跟酒店的後臺系統不一定實時同步(有些酒店還在人工輸入房間狀態),“從甲網站撤房、挪到乙網站去賣”需要一段時間,用戶就是在這段時間去詢問。

對策:預定房間之前,建議先打電話去酒店前臺詢問房間狀態,同類房型多在幾個網站之間比價。

5、旅遊網站有房,但價格變高

這種情況的邏輯跟4裡面說的是一樣的。同一網站有多個不同的提供方,OTA自營和代理商房型放一起賣,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秘八大潛規則

對策:還是預定房間之前,建議先打電話去酒店前臺詢問房間狀態,同類房型多在幾個網站之間比價。

6、房價忽高忽低,熱門節日上漲好幾倍

這種情況也是很讓人憤怒的一種,你預定房價500,別人花150就住了,那你還不是冤大頭?

M小姐就曾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次她普陀山旅遊,花600塊訂了島上的房間,結果在坐船的時候,船上的人以200元的價格在出售同樣的房間。

M小姐當時也很怒,但事後她打聽了一下:原來,當時有天氣預報稱海上會有風浪,導致不少旅遊者取消了行程(這些人估計會賠掉自己的房費,或者部分手續費);酒店方為了減少損失,拜託船上導遊廉價出售房源,這才出現“房費三折”的窘境。

黑奇士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酒店的客房收入跟入住價格和間夜數有關。房價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為取得更大的收益,需要協調價格和數量的關係,做到動態定價。即使是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需求情況下出售不同的價格,在不同的住宿天數下出售不同的價格,這是酒店行業推行的收益最大化的戰略。

這種“動態定價”,被旅行行業稱之為“海鮮價”,意思就是酒店房間價格會隨行就市大幅波動,國內眾多旅遊熱門景點、旅遊城市均有大量酒店實行這樣的價格策略。像香港酒店業在過年、國慶這樣的黃金週期間,房價漲1倍是普遍現象,有時候1000元的房間會漲到3、4000元。

對策:採用“海鮮定價”的通常是熱門旅遊地、熱門旅遊城市,比如國內的三亞、香港、澳門,表現的十分明顯,如果用戶的旅遊目的地是這樣的地方,一方面要提前做好旅遊攻略,從各個旅遊網站了解相應檔次酒店的大概價格水平;另一方面,不要期望自己永遠訂到“最便宜的房”,只要符合心理預期,沒有被過分漲價,就要事先定下來。

7、辦理入住,前臺告訴你直接定更便宜

這個,其實就是“旅遊網站”和“酒店”相互鬥法、相愛相殺的結果。

對於酒店業來說,旅遊網站掌握了80%以上的客戶,不跟他們合作不行。而跟他們合作,不但要給出最優惠的價格,承擔10%-15%的手續費,還要給出種種優惠條件,相當於頭上勒了一道緊箍咒。

為了打破這道緊箍咒,酒店業者就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前臺故意給出低價僅是手段的一種。

小長假怎麼訂房更便宜?旅遊達人揭秘八大潛規則

M小姐曾經遇到多次這樣的情況,有的酒店前臺表示,下次直接打電話預定,可以比網站價打8折;有的在辦理退房的時候主動介紹會員優惠,如果註冊會員可以送餐飲、或者升房型。

黑奇士搜索得知,像喜達屋、萬豪等連鎖豪華酒店,甚至寄出了“BRG(最優價格保證)”,如果在官網預定房間之後,24小時內發現旅遊網站的價格更低,除了會給與同樣的價格之外,還會給20%以上的現金返還。

對策:咱們用戶應該瞭解OTA和酒店之間的爭鬥,不要覺得“前臺價格比網站低”就是OTA在騙人,遇到這種情況完全可以“羊毛薅下來、羊毛裡的荊棘摘出去”,既然酒店承諾說註冊會員可以有優惠,那下次可以訂房之前先打電話到酒店去問問。用足用好這些優惠,才是省錢王道。

8、入住完成,擔保費用遲遲不退

這個是因為,擔保費用相當於“線上押金”,這個錢預存在酒店賬戶裡。即使入住完成,如果酒店方遲遲不給確認完成,OTA也沒辦法及時退款。擔保金解凍涉及到酒店操作客戶入住,因此擔保解除與用戶使用的支付方式和銀行卡到帳週期有關,一般酒店會在用戶離店當天解除擔保,1-7個工作日到帳。

對策:如果覺得擔保費用退款太遲,及時聯繫客服,由客服去跟酒店扯皮。

寫在最後:無論遇到上面哪個潛規則,還有兩個有效的措施可以用:向媒體投訴(自媒體的影響力也很大,不要臉的自誇一句,本號粉絲中有近百位旅遊媒體、網站高管及酒店業資深人士);或向當地旅遊部門投訴。在國內是撥打12301國家旅遊服務熱線,在國外是向當地旅遊局投訴,一般都會有較好的處理措施。

最後,祝大家好好度假,玩的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