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入冬,首批黑頸鶴飛抵昭陽大山包準備越冬了

未入冬,首批黑頸鶴飛抵昭陽大山包準備越冬了

10月29日下午14時,大山包長會口管理站黑頸鶴護鶴員邵聰先電話報告,長會口溼地發現5只黑頸鶴;10月31日下午15時50分,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資源保護科工作人員在火燒橋溼地執行巡護任務時,發現2只黑頸鶴在天空中飛行、鳴叫,從大海子溼地飛來,經火燒橋溼地上空飛往龍家大地溼地方向覓食,意味著首批黑頸鶴已飛抵大山包越冬。

據大山包黑頸鶴保護區管護局資源保護科工作人員介紹:每一年重陽過後,大山包就陸續有斑頭雁等候鳥飛抵越冬,而每年霜降後的一週,首批越冬的黑頸鶴就會抵達大山包。10月27日監測,大海子溼地已有36只赤麻鴨,27只斑頭雁抵達,野生水禽數量明顯增多;11月1日,從四川若爾蓋保護區同事瞭解到,大批黑頸鶴已經在四川若爾蓋自然保護區集群,集群意味著黑頸鶴將成群遷徙往雲南大山包、會澤等地越冬。

未入冬,首批黑頸鶴飛抵昭陽大山包準備越冬了

為保證黑頸鶴在大山包越冬期間有充足的食物來源,雲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出專項資金在秋冬季節開始向村民購買遺留在土地裡的洋芋,形成有規模的食物園基地,作為黑頸鶴在大山包越冬期間野外覓食補充。同時購買包穀等食物,對食物進行嚴格安全檢查,安排專人每天定時定量對黑頸鶴進行食物補充。

未入冬,首批黑頸鶴飛抵昭陽大山包準備越冬了

每年黑頸鶴越冬期間管護局將對黑頸鶴夜宿地、覓食地等重點區域進行重點巡護,並協同大山包森林派出所處理違反《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的違法事件,在此提醒廣大群眾:不要做靠近、追逐、驚擾等危害黑頸鶴行為,特別注意不能放飛無人機。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昭通的昭陽區大山包、永善茂林、伍寨、巧家馬樹和魯甸轉山包等地都有可能看見黑頸鶴,我們要樹立保護生態環境、愛護黑頸鶴的意識,如越到受傷的黑頸鶴,請予以救助,救助聯繫電話:08700-8467062。

未入冬,首批黑頸鶴飛抵昭陽大山包準備越冬了

黑頸鶴(學名:Grus nigricollis)是大型涉禽,體長110-120釐米,體重4-6千克。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主要以植物葉、根莖、荊三稜、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繁殖於拉達克,中國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於印度東北部,中國西藏南部、貴州、雲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飛行高度可達10000米。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997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2003年,國際上把黑頸鶴列為急需挽救的瀕危物種。

廣而告之

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嚴厲禁止以下幾種行為:

(一)禁止狩獵、捕撈、採藥、釣魚、游泳、潛水等活動。

(二)禁止破壞或者擅自移動自然保護區界標、保護設施。

(三)禁止踐踏草甸、採挖草皮、擅自採集野生動植物標本、追逐恐嚇野生動物等活動。

(四)禁止在黑頸鶴越冬期燃放煙花爆竹或者產生其他危害的噪音。

(五)禁止在野外搭建帳篷、燒烤,禁止隨地吐痰、丟菸頭垃圾、隨地大小便等行為。

(六)禁止在保護區放飛無人機。

對擅自進入或違反規定者將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對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