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章子怡扮演的宫二说习武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一切事物何尝不是如此,自己尚不见,何见众生;不能归于众生,何以至天地?

我们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如金钱、名利、地位。一些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一些人则只是一门心思的追求外物,被外物所累。而心学最大的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

良知是我们生而知之的,但却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使得良知长存。老子曾言:自知者明。自知就可见众生、见天地,乃至明心见性。

01

若想要了解王阳明,

则必看《传习录》

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历经生死困顿,蕴含着巨大的生命能量,《传习录》里将这些生命能量变成了一句句可以传播的话语。

例如:

  •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 王阳明说: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才好。

  •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 王阳明说: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传习录》里面辑录了王阳明与弟子的回忆录,以及与友人之间的书信。全书共三卷,是王阳明“良知心学”的主要载体,也是王阳明思想精华之所在。此书在早年间传到日本,日本人看后称此书为“宇宙之书”。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曾说:“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

02

一套人人都能看懂的经典

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钱穆先生曾评价《传习录》时所说:“这本书也是人人都能读的···至于王阳明自己是一个大学者,但他讲的道理,不读书的人却也能懂,他的话不一定是讲给读书人听,不读书的人也能听。”

所以看《传习录》其实不需要看讲本的,直接看原文为最佳,上卷略微难懂,但从中卷《答顾东桥书》这篇开始可以一路顺畅读下来,其中的一些概念,比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稍微知道一些《大学》的概念即可。

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看一遍你就会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难,比《论语》《孟子》这些先秦经典要简单许多。但虽然读起来简单通俗易懂,其中蕴含的道理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03

品读原本《传习录》

手工宣纸线装书为最佳

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一般人往往把线装书当成玩物收藏,要是读经典,还是应该读这样的书,古色古香,读起来更有意味。线装书的设计和排版,本身就一门深奥的艺术。

  • 手工宣纸采用特殊防腐技术,防蛀、防霉,能久存近千年,故有“纸寿千年”之说,便于图书收藏。
  • 古式线装,工艺精美,古雅大方,赏心悦目,品位非常,宣纸书为竖版,易翻折,份量轻,便于诵读。
  • 手工宣纸色泽自然,帘纹细密,韧性柔软;吸墨性好,印出的书行格疏朗,字体端庄,字迹清晰,印纸莹洁,墨色清纯,不反光,看久亦不觉累眼。
  • 既适于青少年饱览中华传统文化,又适于中老年研赏华夏文明。
  • 读没有标点的书,对教育更有帮助。
  • 几乎所有古书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不把书标上标点呢?


《三字经》里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2015年,清华大学招国学特长生,复试的一项内容,就是给古文做句读。其实,在古代,这不过是发蒙时期的一项基本学习内容而已。如果把这套书句读读正确,读其它古书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人人都能看懂的“心学”第一书,看完读懂王阳明


这套翻刻自明隆庆的刊本,全三册的手工宣纸线装《传习录》,为品读之最佳读本,收藏可彰显品位,送人可让其领略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

与王阳明一起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