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甦和災難醫學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暨北洋國際急救與災難醫學論壇召開

2018年10月27日,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甦和災難醫學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暨北洋國際急救與災難醫學論壇在天津濱海聖光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甦和災難醫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軍民融合衛生應急培訓學院主辦,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天津市救援醫學學會承辦。

中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謝啟麟,天津大學副校長張鳳寶,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武警總醫院原院長鄭靜晨,人民衛生出版社社長郝陽,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李宗浩,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溫浩,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祖延輝,天津市政府應急辦主任焦勇,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白景美,南開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杜宏偉,武警特色醫學中心領導戴衛民,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院長、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侯世科,哈佛大學災難醫學訓練中心主任、美國國家應急準備指導委員會醫學部主任、白宮醫學顧問Ciottone教授,德國Joaquín Coso,Kärcher Futuretech GmbH教授,日本災害醫療協會千田良教授等出席了大會。天津大學教務處、科研院、研究生院、醫科建設辦公室、精儀學院、建工學院、管理與經濟學部、藥學院、智能與計算學部、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等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教授應邀出席了本次活動。開幕式由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樊毫軍主持。

張鳳寶致歡迎辭,他介紹了天津大學醫學部的建設以及醫學學科發展的基本情況。白景美介紹了災難醫學研究院為服務社會所出的貢獻,表達了對災難醫學研究院發展將一如既往的支持態度。焦勇簡單概括了天津市政府的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感謝侯世科團隊組建天津首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高度肯定團隊所做的大量工作。謝啟麟從國家下發文件中解讀國家層面對應急工作的重視,對中國醫師協會和急救復甦和災難醫學專委會的基本情況做了介紹,強調了積極推進災難醫學等緊急醫學救援學科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開幕式上,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與哈佛大學貝斯醫學中心共建聯合災難醫學科研教學中心在Ciottone、張鳳寶和侯世科的見證下揭牌,雙方承諾在學科發展、救援實戰經驗交流、以及科學研究方面共同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搭建災難醫學發展的合作平臺。會上還發布了《Ciottone災難醫學》中文版新書,Ciottone、侯世科以及郝陽一同為中文版新書首發進行了剪綵。此外,為進一步推動急救和災難醫學學科建設和發展,天津大學災難醫學研究院牽頭聯合國內三十餘家單位,成立“上合組織醫院合作聯盟急救復甦和災難醫學專科合作平臺”,溫浩與侯世科一同為急救復甦和災難醫學專科合作平臺揭牌。

據悉,本次大會的召開順應新時代國家應急管理發展趨勢,把握現代救援醫學行業規律和前沿,以“融合、發展、創新、規範”為主旨,以夯實醫護人員災難醫學理論技術、強化突發事件防範意識、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災難現場人員傷亡為目的,為助推我國災難醫學學科建設,深度參與國家應急管理機構改革後醫療能力的重塑發揮積極地作用。本屆北洋國際急救與災難醫學論壇主會場舉行了三場主題報告,邀請國內外軍、地醫學救援、院前急救、危重病和創傷救治等領域專家,圍繞急救與災難醫學、反恐醫學、應急管理、航空醫學救援、人工智能與醫學救援建設等十個專題做出精彩學術報告。分會場開設十個分論壇,分別在骨科創傷與多發傷、創傷急救學、危重病與人工生命支持、感染與抗休克、中毒、災難醫學、院前急救與急診、戰傷救治、應急救援醫聯體、國際救援協作、心肺復甦、科普、救援護理等學組展開討論與交流。來自中國大陸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近千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盛會。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召开

揭牌儀式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召开

剪彩儀式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召开

侯世科院長與溫浩副會長為合作平臺揭牌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召开

與會專家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召开

參會外賓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召开

學術報告

(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甦和災難醫學專委會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