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司法警察花家水:從軍旅夢到法治夢

核心提示:“從橄欖綠到警服藍,從軍旅夢到法治夢,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這是花家水從警後的誓言。

北京司法警察花家水:從軍旅夢到法治夢

北京昌平法院法警大隊副大隊長花家水榮獲“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先進個人”。 受訪者/供圖

《民主與法制時報》 記者 李卓謙 報道 實習生 董兵

最近,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法警大隊副大隊長花家水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先進個人”。這並不是花家水第一次獲得榮譽,實際上自他2010年10月開始在昌平法院從事司法警務工作以來,幾乎每年都會獲得各種大大小小的表彰。

不管是個人的榮譽還是集體的榮譽,在花家水心裡,都是屬於大家的:“我自己並不是最優秀的,我所在的崗位也只是法院一個最平凡的崗位,從事司法警察這項工作,不是靠我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正是這個優秀的集體,成就了我們每一個人,在平凡的崗位上變得優秀。”

花家水說,司法警察是一個平凡職業,但卻是一個“平凡在法警崗位,崇高在百姓心裡”的職業,“樹的方向,風來決定;人的方向,心來決定。”既然選擇了一份職業,就熱愛它,做好它,只要堅持走下去,一定會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18年無悔軍旅

20多年前,花家水懷揣著強烈的從軍報國夢,走進軍營大院,成為一名光榮的儀仗兵,開啟了18年的軍旅生涯。在這18年裡,花家水當了5年儀仗兵,上了4年軍校,圓了一個軍官夢,經歷了從普通士兵到機關作戰參謀、政治部保衛幹事、基層政治指導員、司令部機要股長等5個崗位。

軍人的苦和累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初進部隊的花家水每天週而復始地頭頂磚塊站軍姿,除了“一二一”就是齊正跑(齊步、正步、跑步),他始終咬牙堅持。他說,當初選擇這條路的那一刻,他便知道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裡會失去很多,沒有了學校生活的充實安逸,沒有了與朋友的打鬧玩樂,沒有了父母的呵護關愛。但他卻擁有了軍營裡的那份火熱激情:練兵備戰中的揮汗如雨,體能訓練後的酣暢淋漓,比武競賽中的無限正能量。他也正是在部隊這所大學校、大熔爐中,一點點去歷練,去蛻變,去成長。

“軍人這兩個字早已融入我的生命,使命這兩個字時刻激勵我前行,忠誠這兩個字將在我血液流淌一生。”花家水說,這段部隊經歷讓他受益匪淺,他學會了吃苦與服從、學會了努力與忍耐、學會了敬業與奉獻、學會了責任與擔當。

沒進入部隊之前,花家水覺得永遠都有睡不完的覺,而現在,他已經25年沒有睡過一個懶覺了。“我不怕吃苦,這個不怕吃苦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需要毅力,需要意志力,才能練就的品質。”

花家水常常感慨,假如他不當兵,就不可能來北京,更不可能留在北京,也就沒有了如今的法警職業。他也常常慶幸,一路走來做的都是他喜歡的工作。“一個人,他要想在一個行業裡幹出點名堂,首先得喜歡它、熱愛它。如果你不熱愛它,這個崗位再好,對你來講,也沒有任何的吸引力。你得喜歡它,才能投入精力。”

花家水在部隊期間,完成了200餘次國家首腦訪華司禮以及香港、澳門迴歸,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安保任務。

人生中最寶貴的18年都奉獻給了軍營,花家水從不後悔,在他心裡,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為他後來的人生之路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一路走來,就一個字,‘值’!”

“戰場”轉移 初心不變

隨著軍改步伐的加快,花家水面臨著“自古忠孝難兩全”的艱難抉擇和雙重壓力。經過再三思量,考慮到家人的心理感受,他最終還是選擇轉業。2010年,花家水加入昌平法院這個大集體,正式開啟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征程。

“我作為一名來到法院的老兵,很慶幸自己來到昌平法院並迅速融入這個充滿凝聚力、戰鬥力和人情味十足的光榮集體,與全院幹警一起工作生活,我覺得這是我人生後半程最珍貴最值得珍惜的歷程。”經過9年的工作磨鍊和崗位歷練,花家水逐步成長並走上中層崗位。現在花家水主要負責刑事押解、重大執行和警務信息宣傳工作。

刑事提押是法院審判任務的重中之重,也是花家水的主責工作。他常說,“刑事押解無小事,出事就是大事。”

“每天和被告人打交道,是我們的‘家常便飯’,隨時準備應對和防範刑事被告人脫逃、自傷、自殘和突發疾病等不可測因素,可以說危險和風險共存,壓力和挑戰伴隨。”花家水直言,每天上班時間,是思想負重、心理負重、危險負重、責任負重的8小時。

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花家水先後主持制定了《“1+3”刑事提押工作機制》《刑事提押工作“十嚴禁”》等一系列全院刑事提押工作舉措與機制,確保了這項工作萬無一失。2015年以來,花家水負責安全押解刑事被告人6368人次,圓滿完成涉15名被告人以上的重大庭審12次,帶隊協助保障兄弟法院重大庭審8次,處置押解、看管和庭審期間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168起,安全行車18萬多公里,全力以赴保證了庭審安全順利進行。

在遇到急、難、險、重等重大執行任務的時候,花家水總是衝鋒在最前面,從無怨言。近3年來,他共帶隊參與強制執行和騰退任務36起,每次執行任務都能做到提前勘察,入戶排查,制訂計劃,密切協同,排除隱患險情,既保證了當事人的人身安全,又確保了依法執行任務的圓滿完成,有效維護了法律權威。

回想這9年來的成長經歷,花家水感到工作盡心了,任務完成了,自己也成長了,“獲得了尊榮感、成長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努力做榜樣

儀仗兵出身的花家水特別重視自己的儀表,制服永遠都服帖整齊,他說自己是個“制服控”,從小就覺得穿制服的人特別帥氣,這也正是他選擇進入部隊穿上軍裝,又成為法警的一個原因。

“我不是長得最帥的,但我一定是穿衣非常得體、追求細節的人。我跟我的同事們也是這麼說的,一個人的儀表美,它不光是自己在美,他是把這種美再傳給別人,也是對別人的尊重。”花家水認為,一個好的形象和外表,是一種外在素質的體現。

花家水所在的警隊,幾乎全是年輕人,他年齡不算最大,但已是工作20多年且從警9年,工作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老同志”了,儘管如此,他仍然認真謹慎地對待每一項工作。他說:“我是個追求完美和極致的人,工作安排可以精確到‘秒’,我希望我能以自身為表率,為其他隊友做出好的榜樣。”

也許是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花家水特別喜歡嘗試和挑戰新鮮事物。來到法院後,他先後參加了6場宣講,還參加過一次北京高院組織的演講比賽,獲得了三等獎,除此之外他還客串過主持人。

為了能帶動隊員的調研能力,花家水帶頭寫文章,三年來,他先後完成警務信息和調研文章450餘篇,連續7年被北京高院評為“警務信息工作一等獎”,其中《警務指揮中心保訴訟安全》《警務工作無兒戲,落實制度是關鍵》《一強化、三規範》等多篇文章被《人民法院報》、中國法院網和《法警通訊》採用。

“我想通過我的行動來給他們做個榜樣,要想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你首先自己要帶著幹,大家才能跟著幹。”花家水說,昌平法院是個很溫暖的集體,大家相互幫助相互取暖,一定能邁著堅定團結的腳步走得更好更遠。

“從橄欖綠到警服藍,從軍旅夢到法治夢,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這是花家水從警後的誓言。談到以後,他堅定地說:“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會一直堅守下去。” (原標題:司法警察花家水:平凡崗位的不凡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