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7月5日晚10時,北京首都機場航站樓到達層出口,人群潮湧。一位身材苗條,穿著職業套裝,拖著紅色手提箱的中年女子,緩緩地向出租車候車區走去。

就在乘客出口的一側,有兩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及一位短髮女子,快步靠近了想要乘坐出租車的這名中年女子,並截住她前行的腳步。

“劉慧莉,我們是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的民警,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請你跟我們回去接受處理。”為首的民警對這名中年女子說道。

哐噹一聲,“中國人際網”創建人劉慧莉手裡的拖箱掉在了地上。自2018年1月份費盡心思潛逃國外半年後,劉慧莉懷著僥倖的心理潛回國內,沒有想到剛入國門,就落入警方張開的大網。

警方調查發現,早在20年前,劉慧莉就夥同其同夥經營傳銷網絡“中國人際網”,由於時代的原因,加之那時候網絡不發達,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比較保守,她並沒有發展到多少會員,直到2016年前後,該網絡才火起來,她和幾個核心領頭人挖到了“第一桶金”。

憑藉優異的組織能力和傲人的成績,劉慧莉很快升遷到了該組織的最高級層,眼看著身邊的夥伴被警方抓獲,她萌生了退出組織、藏身幕後的想法。在劉慧莉退出之後,她將整個的網絡系統和組織管理權交給了孟勇,之後,孟勇又聯手朱美紅等人,重新擴大了組織,發展了新的會員,並將該團伙做大做強,直至有近50萬會員。

隨著“中國人際網”創始人劉慧莉的落網,一個以她為主要發起人,以孟勇、朱美紅等為主要負責人的特大傳銷團伙徹底覆滅。

涉案6億元的傳銷團伙浮出水面

據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食藥偵大隊大隊長王志遠介紹,2017年8月份,瀋陽市局警方得到一條線索,在遼寧省內潛伏著一個特大傳銷違法犯罪團伙,這個團伙以“中國人際網”為平臺,以近乎萬能的“GK卡”為誘餌,暗中進行非法傳銷活動。

經查,該團伙頭目孟勇等人編造謊言,騙取群眾信任,吸收群眾參與,實施傳銷犯罪活動。孟勇、朱美紅等人宣稱,參與者通過繳納會費3900元取得入會資格,屆時每年可獲得不低於15萬元的收益。同時,每名會員發展一位新入會人員,即可獲得獎金數百元,發展的下線會員越多,上線拿到的錢越多,達到的級別也更高。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2017年12月3日凌晨,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局長董斌親自坐鎮指揮,調集200餘名警力,成立31個抓捕小組,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成功將孟勇、朱美紅、朱某生、塗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行動中,警方查獲涉案車輛 12輛,查扣樓房、電腦、銀行卡、傳銷賬本、傳銷網絡圖等涉案物品一批。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瀋陽市渾南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趙丹對記者介紹案情,牆上貼的都是“中國人際網”傳銷集團的組織網絡圖。(受訪者供圖)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渾南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趙丹講解案情。(受訪者供圖)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成箱的案卷堆在渾南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趙丹的辦公室裡。(受訪者供圖)

高管家中竟藏有1.9億元現金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朱美紅曾經對發小吹噓說,她一年的純收入在200萬元以上。朱美紅出手闊綽,在鐵嶺新城區最繁華的地段給父母買了房子,每次帶發小跟她去瀋陽卓展商城買東西,她都消費好幾萬,買東西時,不看標價,只要喜歡,就會納入囊中。朱美紅買一件小襯衫就花費數萬元,買一件珠寶首飾花了上百萬元,家裡的名牌包,名牌衣服、鞋子數不勝數,還有兩輛價值百萬元的豪車。

後期,警方搜索贓物時,很多珠寶首飾、名貴包包都沒有開封。而據朱美紅稱,多年前她就離異了,有個女兒一直在國外讀書。

事實上,朱美紅做傳銷的事她身邊的人都知道,只是她自己從未承認,她一直對外界說自己是在推銷化妝品,一套3000多元。朱美紅經常給身邊的朋友講解如何運作推銷、倒金字塔模式之類的傳銷經。在整個傳銷鏈條上,朱美紅並不是最大的頭目,是第二層階的。但是她的認罪態度卻是最差的,非常不配合,拒不交代自己的贓款去向,一度閉口不語。最後,還是在她的上線孟勇坦白罪行之後,才被動交代了自己的部分罪行。

不只朱美紅一人,“中國人際網”的幾位高層主管,都過著奢靡生活,揮金如土,紙醉金迷。

記者採訪時,看到警方為幾位高管家購買的諸多珠寶所開出的鑑定書就有100多頁,而這些珠寶價值千萬元。警方搜索孟勇家車庫時,在一輛汽車後備廂裡發現了600餘萬元現金。後期又陸續從幾個集團高層家裡繳獲了大量的現金,警方收繳的現金總額度達4億多元人民幣。4億元人民幣摞在一起,就相當於120層樓高。這些錢都是這個特大傳銷違法犯罪團伙的涉案贓款,是47萬多名受騙者的血汗錢。

200年後還能使用的“GK卡”

“中國人際網”為什麼能瘋狂吸收近50萬名會員?在手法上有什麼特別?

據辦案民警介紹,“中國人際網”的宣傳文案具備很強的洗腦特性,把國家發展經濟的大戰略套在虛假的項目中,甚至虛構國家項目,然後大肆宣傳推廣,這種亦真亦假的推廣套路,讓很多普通百姓上當受騙。除此之外,利用大部分人想賺取高額利息的心理,“中國人際網”用極具“貼心”和暗示性的語言進行宣傳。

其中有一段文字這樣寫道:“任何一個時代都有政策普及到平民百姓,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相信也不敢相信,所以機會就悄悄地溜走了,如夢驚醒後只剩下後悔莫及。要想在某種程度上實現財務自由,選擇合適的投資項目是必不可少的,錢生錢,讓生活多一份保障,讓自己不再為生存發愁。今天這機會就來到了您的身邊,‘中國人際網’是一張民生保障網,只要參與了就能每年獲得分紅收益。”這種看似關心民生的言語,實際上是“中國人際網”打動投資者的第一步。

下一步,“中國人際網”會向有意向入會的人員推出“GK卡”,言語充滿虛假和誘惑性,“這個‘GK卡’只有三個部門具備領取條件,一是安全部門,二是維和部隊,再就是中國人際網下的經濟增長部門。每年的一月份從國庫拿錢分給這三個部門,其他月份從銀行拿錢分。一個身份證只能申請一個執照和一個GK號。這是國家富民項目,已經被納入國策,不是企業行為,不是盈利行為,更不是個人行為”。

在文宣和麵對面推廣中,“中國人際網”稱他們的項目是由發改委發起,七部委實施,人際網總部管理的,目的是讓5億老百姓成為中產階級,國家要經濟轉型,通過“商改”把財富這塊大蛋糕分給老百姓,讓老百姓翻身,並謊稱這是政府提出“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最大底牌!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那麼,“GK卡”到底能享受什麼權益?“中國人際網”推廣文章稱,一次性投資3900元,可分得一張GK卡,持此卡,可享受中國人際網的原始股權,可分紅200年,還可分得一套化妝品。另外,GK卡還相當於身份證、銀行卡、營業執照、出國護照、港澳臺通行證、原始股權證、營銷代理證、聯合國156個成員國旅遊景點門票等各類證件和憑證。

難道“GK卡”真的這麼神奇和厲害,不僅可享受超高權益還可以替代有效證件?那麼這張功能強大的GK卡到底從哪裡能弄到?這張無所不能的GK卡到底什麼樣子?

警方調查發現,沒有任何人見到過該卡的真面目,這個所謂的“GK卡”根本就不存在。這純粹是朱美紅利用財務軟件加會員身份證隨機編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只是一串隨意組合的數字而已。

每當有人因為好奇而探問這個卡時,朱美紅等人就說,每個人都只有編號,現在還不能給卡,給卡也不能用,沒開網之前都是秘密的,只能告訴會員個人GK卡號,一切都是國家的最高機密。

看到有的會員充滿疑惑,朱美紅等人會進一步忽悠道,這是國家領導人親自決策的偉大事業,是為了對抗國外反華勢力對中國的封鎖和壟斷,誰入網誰愛國。到了全面開網的那一天,所有國家的產品都跟人際網產生貿易,國外的產品只要進入中國,都要通過“中國人際網”,因此,先期入會的會員可以坐享其中的利益分成。等到會員達到5億的那一天,這張卡將自動啟動。在這之後,入網的會員將年年有收入,月月有工資,天天卡里有錢進,每年最低收入15萬元至60萬元。

更誇張的是,這個傳銷組織對外宣稱,這張卡不僅可以供投資者自己使用,還可以順延200年給投資者的後代用!該組織成員還神秘地告訴購卡者,此事千萬不要透露給他人。非常諷刺的是,該傳銷組織一方面讓購卡者保密,一方面卻又讓他們發展他人入會,如此矛盾之事卻因高額返利而被眾人“選擇性”忘記。

除了這張卡之外,每個入會的會員在交了3900元入網費後,還可以領到一套具有象徵意義的化妝品。在對外的宣傳中,這款名叫“蘭望得”的薰衣草植物精華是中國人際網的一套認證產品,在市面上買不到,是從美國專門定製的。

事實是怎樣的呢?警方調查發現,這個化妝品其實是標準的三無產品,是該犯罪團伙的幾個首犯私自生產加工的。

打著愛國幌子“洗腦”


看著不顯眼的下崗女工,家中藏1.9億現金


周運博介紹道,早在2004年8月12日,“中國人際網”就被國家工商總局曝光過,只不過當時的他們是以銷售“蘭望得”化妝品的名義進行傳銷活動。在相關部門的強力打擊下,“蘭望得”的傳銷活動難以繼續,傳銷組織者開始大搞網絡平移,改名為“中國人際網”。

2012年前後,“中國人際網”在安徽亳州、黃山、山東等地的人員被警方相繼抓獲。2016年以來,“中國人際網”又在東北三省出現,蔓延至全國。案發前,該犯罪團伙主要通過網絡發展會員,交易也都是通過網上進行。

當前警方的證據證明,“中國人際網”具備了一切非法傳銷組織的特徵。整個組織按照代理商、代理員、培訓員、推廣員和普通會員五級三階制設立晉升階層。繳納3900元會費後成為普通會員,推薦6到15人入會晉升推廣員,推薦16至94人入會晉升培訓員,依此類推,最高級別到代理商。在推廣過程中,不同級別會員可獲得735元至1276元不等的編網費,即提成。

另外,人際網還宣稱,普通會員到代理商每年可得到15%至52%不等的經營利潤分成,從15萬元到300萬元以上。這樣誘人的條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會員加入,直至案發,共有47萬人掉入這個美麗的“陷阱”裡,有很多人為了拿到更多的分成,把自己的親朋好友都拉了進來,而有的人甚至不惜借貸註冊入會。

周運博介紹,“中國人際網”發展的對象主要是中老年人、無業家庭主婦,這些人比較容易被洗腦,“整個傳銷活動被組織者冠以國家頭銜,打著愛國的幌子,對這些深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中老年人來說,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迷惑性”。

另外,此犯罪團伙的成員身份也很有特點,夫妻離異及文化水平不高者多。而且,他們的反偵查能力很強,為了逃避警方打擊,所有的交易不走銀行賬,也沒有系統的財務管理部門,只有朱美紅一個人總攬財務。

為逃避警方打擊,傳銷集團各分支團隊之間互不聯繫。傳銷集團要求會員低調行事,平日聚會開會大都選擇小酒店、小飯店,會議規模也不大,甚至在KTV唱歌時召開臨時會議。高層成員的電話卡經常更換,大多使用177等不常見號碼;上下級成員之間單線聯繫,開會隨機,交款隨機,領導之間不問姓名,只用化名。每月會員都要做工作總結、思想彙報。微信群也隨時建立,隨時解散,包括聚會的照片、聊天記錄也會隨即刪除,這給警方後期破案增加了難度。

“該犯罪組織編制出一套比較犀利的洗腦術,就好像一款病毒軟件,很容易突破會員的心理防火牆,主導他們的思想觀念,迷失他們的心智,使得他們自願地陷入其中。其實,只要冷靜思考一下,如果這個“中國人際網”真的這麼重要,普通人又怎麼能輕易入會?如果不能輕易告訴別人,那為什麼先期入會的人又在不斷地拉攏自己身邊的人呢?”渾南分局經偵大隊民警樊曉彤分析道。

他提醒,現實生活中,群眾要提高自我防範意識,投資時不要輕信所謂的高回報、低風險的投資。如果發現上當,要及時報警。萬一不小心誤入傳銷組織,也不要驚慌盲動。一定要保持理智,儘量找機會脫身和報警。一旦逃離控制後應及時向工商、公安部門舉報。

周運博也提示道,當前,我國經濟犯罪形勢呈現許多新的特點,發案總量持續高位運行,尤其是社會領域犯罪與金融領域犯罪交織、網上犯罪與線下犯罪疊加,防範打擊犯罪面臨新的挑戰。其中,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犯罪高發頻發。

值得警惕的是,那些傳銷組織的承諾聽著很美很誘人,其實都是“畫餅充飢”和“空中樓閣”,都是傳銷上層人員給下面人編造的虛幻未來,最終目的是鼓動投資人發展下線交納會費,以便順利將其納入“人傳人”“錢生錢”的軌道。

“一夜暴富”心態不可取

“生活中,永遠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兒,靠勤勞的雙手致富,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渾南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趙丹提醒道。

“打擊非法傳銷,需要政府各部門通力協作,形成高壓態勢,將其扼殺於‘萌芽’,露頭就打,才是治本之道。”趙丹提醒道。此外,除了政法部門之外,人民群眾也要提高警惕和辨識度,增強“免疫力”。非法傳銷的形式看似千幻萬變,但其隱蔽的內核和套路大都一樣。只要人們保持理性與冷靜,不忘初心,不抱有“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態,堅守底線,拒絕“畫餅”,就不會成為傳銷組織的目標。

(文章涉案人物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