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嶴村:古代避亂的桃源

玉環楚門鎮田岙村,古稱藍田

唐昭宗乾寧間就成了避亂的世外桃源

小小山村,歷史上曾走出過榜眼、舉人等

2016年底完成拓寬工程的76省道,穿村而過


田岙村:古代避亂的桃源


走進田岙村的藍田廊橋,似乎拐進了靜謐的歷史裡。 中國史上的藍田是“人祖”華胥氏故里,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

橫跨在田岙溪上的廊橋,黛瓦、飛簷、紅樑柱、畫闌、美人靠,古色古香。

橋的此岸,車水馬龍。橋的彼岸,亦是一處小橋流水人家風景。三層樓房的村級文化禮堂,青瓦、赭色石牆,倒影在水裡,給人以古樸、素雅的美感。貼在屋簷下、走廊裡的一幅幅展板,組成了文化長廊,展示了田岙村的歷史沿革、鄉風民俗村賢名人等,訴說著他們祖先的榮光與驕傲。

田岙村:古代避亂的桃源

田岙村原有兩座古橋——溱橋、澗橋,兩橋夾著一路廊,路廊後面是三進殿的關廟。 路人從澗橋進,在路廊憩,從溱橋出。若從溱橋進,則從澗橋出。中間的路廊,兩面山牆開了拱形門,內設石條凳,還放著一缸免費的茶水。

古時,從楚門鎮出發至桐麗鄉(現沙門鎮),一路築了四個路廊,田岙路廊便是其中一座。

田岙村:古代避亂的桃源


馮秀霖引領我們參觀了村裡的清代馮家古井、清道光年間廩貢元馮源周和光緒年間歲進士馮繩祖的夾杆石等歷史古蹟。 馮家古井原系歲進士馮繩祖府第的生活水源,這水仍在用著,井邊的絲蘿花正盛開著。六邊形的井圈,青石質地,雕有花草圖案。我伏在井圈向下探望,可見一汪清泉,如天眼幽深。

田岙村:古代避亂的桃源

回來的路上,我們剛好經過林保增的家門前,他是玉環第一位進士林良旻的後裔。自然,我們的話題從他的遠祖林良旻說起。

他說,林氏始祖來自福建蒲田,唐朝後期在紹興為官,因避董昌之亂,渡海來到玉環洋坑定居。後入贅藍田孔氏。林家經過七代人的傳承,才有林良旻於北宋英宗治平二年,以明經中榜眼的碩果。林良旻官至秘書給事黃門侍郎,秉性鯁直,觸犯了龍顏,在臨刑時得大赦,才回到了藍田。林良旻的弟良度,無後,良旻有五子,故藍田大多是林良旻的後人。北宋鹹平至乾興年間,林良旻出資在藍田中岙沙地(現彭宅村蔡家)築塘用以御水,這是有文字記載的玉環歷史上第一條海塘。在元代至正年間,藍田中岙發生水災,房屋淹沒,林家遷到了現在的田岙村一帶。

田岙村:古代避亂的桃源


當我問著田岙一帶為什麼有武術之鄉的稱譽?林老說,明清時,藍田有出過一二位武舉人,但田岙一帶學武成風,是近百年的事。清末民初,田岙出現了以石角村“壽老本”章仁興、坑鄭村“球老本”林子渝為代表的南拳。尤其是“壽老本”的妻舅與妹夫,在村裡設壇授拳,每當夜晚,遠近鄉鄰趕來,在谷坦切磋技藝、苦練功夫,熱鬧非凡。林老對自己的經歷隻字不提,僅說解放前為了反抗國民黨抓壯丁,也練過南拳。

村裡有人送來林家與馮家的宗譜。馮秀霖告訴我,田岙村有兩大姓,林氏與馮氏,歷史上以耕讀傳家、興辦私塾之風甚盛。除了林氏是本地望族外,馮氏來自臨海湧泉的望族,元代遷入,出過不少舉人、秀才、貢生之類。剛才看過的夾杆石主人廩貢元馮源周和歲進士馮繩祖,僅是其中之一。

田岙村:古代避亂的桃源

我相信血脈的傳承,藍田的質地,早已種下了古閩越人的基因。田岙人愛武術,莫不是這土地使然?

我說:“你們田岙與東岙兩村,相鄰,又都是古村落,為什麼各建一個關廟?”林加良笑著說:“這裡的人祖祖輩輩被神話餵養長大的,最信忠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