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認爲「黃種人」是病態民族,中國人卻認我們真是黃種人

我是在搜索《紀異錄》這部書的作者時,偶爾收集到了羅新談唐代馬名馬號的文章《昔日太宗拳毛騧》這篇文章的。這真是有一些喜出望外,因為,我很想讀到這樣的文章,出於讀到好文章的好奇,又搜素了羅新的資料,發現他居然有“我們不是黃種人”這樣的觀點。看了文章我就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於是寫了“中國知識分子不要自我殖民化”這樣一篇跟帖。

西方人認為“黃種人”是病態民族,中國人卻認我們真是黃種人

但是,很多網友居然不相信“我們不是黃種人”是真的。這裡面的原因,真的需要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喜歡“黃種人”這樣一個說法?這正是文化差異的不同。明明西方人認為“黃色”是死亡,枯萎的象徵。但中國人還是非常喜歡“黃種人”這個說法。因為我們知道,黃色在中國人的文化認知裡面,那可不是什麼“枯萎、死亡”,這樣不吉不利的象徵,恰恰相反,卻是一個高貴、祖宗、原著民的象徵,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黃帝,是我們的祖先,我們是黃種人,幾乎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個認知你說有錯嗎?我看,真的沒有!

不過,羅新先生提出的“我們不是黃種人”,並不是要講清楚我們的膚色是不是黃色,而是要講清楚一段被事實掩蓋的歷史。

我想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比如,人家說“你就是豬”!這當然是人家罵你的話,不過恰好你又是屬豬的,那麼你不就會那樣揪心,還會笑他,罵我,怎麼還誇我?我們被認為是黃種人,正像屬豬的被人家罵說“你是就是豬”,完全是一個歷史性的文化差異認同。

西方人認為“黃種人”是病態民族,中國人卻認我們真是黃種人

我們是不是會因此改變我們是不是“黃種人”的“稱號”?我看,也沒有那樣嚴重,因為,目前世界上已經較為普遍認為中國人是黃種人,中國人也普遍認可我們是“黃種人”這個特徵。

文化差異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例如,我們中國人崇尚的“龍”也是西方人認為不吉祥的動物,但這並不影響中國人的文化認知,同時,西方人也開始接受中國的“龍”文化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將對中國文化的世界地位產生深遠的影響,西方文化自我中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西方人認為“黃種人”是病態民族,中國人卻認我們真是黃種人

《中國知識分子不要自我殖民化》這篇博文最初的標題是《只有優秀的智力,沒有優秀的民族》,但我感覺網友可能對智力與民族不是很容易接受,於是又改為現在的標題。所以我說,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對羅新先生《我們不是黃種人》的重要補充。因為,所謂“優等民族”論的鼓吹者,他們的思想基礎,不過就是西方有優先發展這一事實,但是,優先發展,不等於天賦發展,西方人全面考察了人類發展史以後,自己也已經這樣證明,並且還得出了“文化中心不確定”的論斷,這才是真正的科學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