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來越貴

堂哥的同事小趙是華為死忠粉,最近Mate20系列發佈,摩拳擦掌要換機。小趙還熱情安利Pro的3D建模功能,據說玩遊戲黑科技滿分!小趙開始想象美好的死宅未來,最後最沒想到,價格驚掉了他的下巴,一萬多!!!國產機什麼時候開始賣得這麼貴了?

真的,打開手機搜一圈,不管是手機、美妝、數碼、服飾,國產品牌逐漸“端起架子”了,便宜可不再是它們一成不變的標籤了。


華為

黑科技直指遊戲手機市場

國產手機曾一度被認為是“山寨”的代名詞,OPPO、vivo、小米等品牌各佔山頭,百花齊放。而被視為國產手機龍頭的華為,前不久發佈了Mate20系列,黑科技曝光,最貴的保時捷設計款預計將達到11999元,網友評測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設計絲毫不遜色於蘋果、三星等老牌旗艦。

▼華為Mate20超級微距隨手拍雨滴照片

中國,越來越貴


雙妹

中國美妝奢牌

國產美妝裝載著大部分的童年記憶,百雀羚、隆力奇、美加淨等等,便宜、大碗也好用。如今越來越多的國產美妝品牌開始變身,大多仍走平價路線。而雙妹,這個聽起來接地氣的名字,走的卻是國貨高端路線,包裝很復古,上海風驚豔獨特,玉容系列是雙妹最高端的系列,售價與日韓貴婦品牌不相上下。

中國,越來越貴

紅旗

國產豪車崛起

以前,對於中高檔的豪車市場,國產車只能望洋興嘆,力所不及。而紅旗公司旗下的L級非常出色,其中的L9報價高達1000萬,堪與超級豪華品牌勞斯萊斯並肩。

中國,越來越貴

還有國產數碼家電品牌,近年來,它們不斷尋求技術和設計領域的突破,已經開始憑藉“高品質、高科技、高顏值”,一點點改變中國製造廉價劣質的刻板印象,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機遇。

高端市場是所有商家心中的價值高地。幾年前,我們推薦什麼產品都會先考慮進口的,似乎國貨就等於低價、低端,也就是商家心中的價值窪地。

中國,越來越貴

近兩年來,國貨自強發力奮起直追,在大眾市場上不斷升級,市佔率也快速提升。實際上,國貨“賣貴了”,也正是彰顯國貨的“底氣”。不管是成分還是包含的科技,其實國產品牌都不輸外國那些知名大牌。

同時,越來越多老字號品牌開始注重挖掘多年積累的文化力量,逐步拓展視野,向國際化邁進。時裝週上代表“中國創造”的國牌李寧,成功從運動服品牌化身為文化符號;國產護膚品牌百雀羚,憑藉包裝設計上的獨樹一幟,讓市場再次注意到了國貨的價值。

中國,越來越貴

新生代的年輕人也逐漸成為國貨的擁躉,試圖用更中國範兒的方式,彰顯個性品位,引領潮流。

據CTR媒體融合研究院公佈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17年50.7%的受訪者願意儘可能購買國貨,本土化品牌迴歸已是大勢所趨。

中國,越來越貴

從營銷和產品角度來說,國產品牌本土化優勢明顯——不但能深入理解中國消費者日益細分的多樣化需求,不斷升級產品品質的同時,定價也更為務實;而且天然具有近親感,容易和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在商業競爭和未來發展方面,潛力無限。

歷數國產品牌的發展時間,至多不過20年,短的不過幾年,跟那些所謂的歐洲、美國品牌動不動百年的歷史比起來是有點短。但是品牌是一回事,消費者最終使用的不是品牌,而是產品。

想要贏得高端市場,就必須與“消費升級”來個實實在在得碰撞!每一個產品,每一個細節都得經得起考驗,因為關乎品牌的生命。過去掛個洋牌就想掙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對於剛剛成長起來的中國品牌來說,更加要如履薄冰,勤勤懇懇、仔仔細細做好每一個細節。

中國“越來越貴”,是大國的底氣,也是必將到達的彼岸。未來的國貨,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用技術、用產品、用價格、用實力去征服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