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山東和華中戰事吃緊,哪位元帥「見死不救」

1946年8月泗縣之戰,山東野戰軍沒有打好,實力受損,部隊的士氣也受到影響。國民黨軍隊則氣焰囂張,8月19日,參謀總長陳誠到徐州綏靖公署與薛嶽召開軍事會議,確定分路進軍,佔領我華中解放區中心城市淮安、淮陰的戰略計劃。

1946年山東和華中戰事吃緊,哪位元帥“見死不救”

國民黨軍的部署是兵分三路:中路以李延年集團為主攻,以4個師、12個旅的兵力向睢寧、宿遷進攻;北路以馮治安集團12個團的兵力向臺兒莊、魯南解放區方向進攻。為了加強李延年集團,國民黨軍統帥部特地派最精銳的74師從盱眙、天長用火車運送到徐州,然後進至古邳鎮一帶。另一支增援部隊26師41旅則進佔朝陽集。原來的主力7軍則駐守靈壁、泗縣地區,牽制我山東野戰軍主力。

泗縣戰鬥結束後,陳毅感到壓力很大。他手中的部隊經過一個月作戰,相當疲勞,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山東方面張雲逸、黎玉來電報說魯南形勢嚴峻,兵力不足,要求山野主力回山東。粟裕、譚震林建議韋國清的二縱南下高郵,配合華中野戰軍防守,阻止國民黨軍隊沿運河北上。陳毅感到左右為難。

1946年山東和華中戰事吃緊,哪位元帥“見死不救”

8月26日與宋時輪致電中央軍委,提出他們的建議。電報分析了敵情,認為國民黨軍的主攻方向是睢寧。估計敵近日克睢寧後,可能迅速東進,進佔運河西岸宿遷、洋河等地,亦可延遲一週至十日再東進。陳毅告訴中央:他的部隊在泗縣戰鬥後傷亡較大,需要補充整頓。有的部隊戰鬥力不強,紀律不好,也需要進行縮編和整頓。但最困難的是淮北、淮海兩區近又大雨大水成災,為近十年所未有。部隊炸藥、手榴彈水溼不能用,部隊走水路不能穿鞋襪爛腳。張、黎建議山野回山東,粟、譚建議二縱南下高郵打25軍,均各有利,建議對山野行動宜作全盤考慮。

1946年山東和華中戰事吃緊,哪位元帥“見死不救”

陳毅的設想是:山野集結泗陽及運河東,要爭取一個月整訓再舉行出擊。這樣可南可北,亦可相機向西反攻。8月29日中央回電,要求山野尋求機會打殲滅戰。電報說:現在敵人逐步向東,企圖打通隴海線並威脅淮陰、臨沂,我軍必須尋找機會殲敵。我軍休整一個月之計劃,事實上不可能,將使自己陷入被動地位。你率主力應在睢寧以東地區待機,仿粟裕辦法集中主力殲敵一部,休整若干天又打,打後又休整若干天,如此常保高度士氣,紀律亦可改善。九月正是作戰時機,劉鄧軍、中原軍均希望你軍配合。此時不打,敵佔地眾多威風愈大,我士氣民氣均將受損。故必須尋機作戰,滅敵人威風,壯自己士氣。每次殲敵一團一旅,打五六次,即可造成有利局勢。

1946年山東和華中戰事吃緊,哪位元帥“見死不救”

8月30日,陳毅向山東軍區和軍委通報情況說:我二縱、7、8師日內集結泗陽、眾興、王集、里仁集之線,由泗陽現在北移。中間三條大河,泗陽城南大水成災,計四個區。居民乘船,淹死人畜無數,故暫不能回魯,仍在現地不變。近連日大雨,到處氾濫,居民言非到秋後水不能退。只能爭取休整部隊。對山東軍區要求主力回魯南作戰的請求,陳毅也無法應允。原因主要由於1500個傷員擁擠在宿遷城內兩條大路,萬餘民夫運了五夜,昨夜才運完。部隊無法再進該地,故南移泗縣。

1946年山東和華中戰事吃緊,哪位元帥“見死不救”

就在徐州國民黨軍準備向淮安、淮陰進攻時,山東國民黨軍也開始了進攻。李彌的軍隊沿膠濟鐵路向我魯中解放區的淄博、張店、章丘等地發起攻擊,由於山野主力南下,葉飛的一縱又受命保衛臨沂地區,魯中解放區兵力空虛,無法阻擋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形勢頓時嚴重起來。山東、兩淮,都等著陳毅帶主力來增援,但是陳毅要在睢寧、泗陽一帶等待阻擊徐州方向的國民黨軍,哪裡也去不了,形勢令人十分憂慮。

1946年山東和華中戰事吃緊,哪位元帥“見死不救”

我軍在華東的總兵力並不少,但分成山東、兩淮、華中三大塊,各自為戰,雖然華中野戰軍在蘇中七戰七捷,也未能減輕山東和兩淮的壓力。過早集中兵力,就必然要放棄其中的一兩個解放區,不集中兵力,在幾個方向分別作戰,就無法打成大殲滅戰。這時,國民黨軍李延年集團已經完成了進攻兩淮的準備,於8月底兵分三路向運河以東進攻。南路的7軍渡過淮河,31日佔領洋河鎮;中路的整編69師27日佔領睢寧城,29日佔領宿遷;北路的整編58師在朝陽集、漁溝地區與我軍對峙。而擔任主攻兩淮任務的整編74師則跟在7軍的後面,隱蔽自己的企圖,悄悄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