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是屠殺?還是保護?

《可可西里》:是屠殺?還是保護?

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隻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藏羚羊絨的價格暴漲,可可西里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

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犛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

在前後5年多的時間中,兩任野犛牛隊的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陸川看到民間巡山保護隊的故事後,他覺得這個線索非常適合拍成一部電影。

陸川不僅是《可可西里》的導演,還親自負責劇本的創作,這期間他多次跟隨可可西里當地的巡山隊員進入無人區巡邏,和巡山隊生活過一段時間後,再看自己的劇本,陸川忽然覺得劇本和現實生活相差得那麼遠,而陸川最迫切要表達的就是真實,所以陸川對劇本改了又改,到第8遍時,終於覺得可以拍了。

《可可西里》:是屠殺?還是保護?

你知道可可西里是什麼意思嗎?

可可西里在我們藏語中是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

就是,在可可西里,你踩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有可能是地球誕生以來人類留下的第一個腳印。

可可西里,美好的名字,本是多真摯純樸的描繪,最美好的少女,卻總是引來貪慾的詛咒。這裡有險峻的生存環境優美的景色,更是有著大量有“可可西里的驕傲”高原精靈之稱的——藏羚羊。可為了錢,一場場血腥的偷獵在可可西里的環境惡劣的無人區此起彼伏的上演著。

1992年7月,索南達傑組織中國第一支武裝反盜獵的隊伍。他12次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親自進行保護藏羚羊及環境工作。面對黃沙上如同可可西里的星空一般星星點點的紅色血跡——那每一點曾經就是一隻跳躍的高原精靈藏羚羊,他無奈,卻對於阻止他們義不容辭。

1994年1月18日那天,在再一次與偷獵人員相遇時,他犧牲在了偷獵人員的槍下,就像那些他想要保護的藏羚羊一樣,死在了可可西里這個美麗的地方。

“在中國辦事不死幾個人是很難引起社會重視的,如果需要死人,就讓我死在最前面。”如他所言,他的犧牲也引起了各界的重視。中國政府於1995年批准成立“可可西里省級自然保護區”,並在1997年升格為“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紀念他,可可西里保護區的第一個保護站便以“索南達傑保護站”命名。

電影《可可西里》影片初的老照片,便是最早的保護藏羚羊的索南達傑一隊人的存留照片。

影片雖是虛構故事,但故事主人公之一日泰其原型表示索南達傑。

全片講述記者尕玉跟隨採訪瞭解巡山隊員,與盜獵分子,與可可西里的故事。

《可可西里》:是屠殺?還是保護?

影片中剝羊皮為生的馬佔林,剝一張羊皮五塊錢,原來是個牧民,可草地變成了沙漠就只能靠剝羊皮過活了,反正被抓了也只是罰款的。在黃沙中又一次被日泰一行人抓住,可礙於食物不夠了,油也不多,還要去捉偷獵者,日泰一行人只得放下他們。

“馬佔林每次我抓到你都是罰款,這次不罰了,讓你走”。

可這是荒漠,沒有水沒有食物,走出去全憑運氣,馬佔林一句“我走不出去,我老了”卻看的人心疼。而在之後的劇情中,走出去的馬佔林在面對偷獵者時,也偷偷隱瞞一名巡山隊員身份救了他的命。

而日泰對尕玉說的一句話同樣讓我記憶尤深:見過磕長頭的人麼?他們的手和臉髒得很,可他們的心特別的乾淨。我賣過皮子,可我沒辦法。

巡山隊沒有編制沒有工資,沒辦法繳獲的皮子只能偷偷賣一些。用死去的藏羚羊,來保護活著的藏羚羊。把他們用命保護回來的皮子,低價賣給奸商。日泰他知道這犯法,他可以進監獄,可他沒辦法。

在追偷獵分子中途經歷太多,流沙、風雪、食物不足、車出問題、高原反應種種。可可西里啊,這是個吃人的地方。

而在最後,面對中午找到的偷獵分子,沒有糧草,孤身一人追逐犯罪人員的日泰,是黃沙中不曾倒下的孤狼,也是面對槍藥無可奈何的藏羚羊。

日泰死了。

滌淨身軀,白布覆體,舉行天葬。

可可西里的風中,少女的一聲長嘆。

《可可西里》:是屠殺?還是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